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条件和物质生活的变迁.pdfVIP

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条件和物质生活的变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卷第 1期 凯里学院学报 V01.33 No.1 2015年2月 JournalofKailiUniversity Feb.2015 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 民族地 区物质条件 和物质生活的变迁 范巳迕连 生王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摘 要 :建国初期 ,党和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黔东南少数民 族地区各族人 民迅速结束 了辛酸苦难的生活,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迥异 于前的变化,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和伟大而光辉的民族政策的执行。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 区;变迁 论文编码 :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5.01.17 解放前,黔东南境 内各族人 民政治上受压迫, 困,祖祖辈辈过着常年辛苦、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 经济上受剥削,加 以自然条件差,生产方式原始落 悲惨生活。民谣一首唱着:“柴火当棉袄,蕨根当 后,各族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37年出版的 《十年 粮草,松胶当灯照,赤脚满 山跑。”这是当时真实生 之贵州》和 1946年编印的 《贵州经济建设》记载: 活的写照。除少数有钱人家外,约 90%的农村居 当时无论何县,绝大多数人 民,所吃的是 “不足营 民生活十分贫困。一般 自耕农户,一年耕耘所得仅 养而无油盐的粗糙饮食”;所穿的大多是 自织土 够半年所需,“糠菜半年粮”就是当时的真实景况。 布,衣着简陋,在边远 山区,十几岁的小孩没有裤子 解放前,锦屏县贫富悬殊极大,富者主要是靠地租 穿不足为奇;所住的是不避风雨的草棚破屋,像样 收入 、放高利贷、倒卖木材和经商发财,他们住窨子 的木房很少。 “加 以区保浮收勒索,卖妻鬻子,流 屋,穿绸缎,戴首饰,吃美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离失所,饿殍连途”,均不足为奇…”。解放后,由 中等农民一般有部分耕地山林、牲畜农具 以及简易 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 住房,靠节衣缩食勤俭度 日;贫雇农和城镇贫民,营 物质生活水平 ,黔东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 民迅速 造山林,度 日如年,多数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 摆脱了这种贫困状况,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 活,有的被迫流落异乡,沿门乞讨,一遇天灾人祸, 物质生活水平与解放前相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更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 、 建国前农村居 民的物质生活及收入水平 根据 1939年 《镇远社会概况》载:“粮食收入 (一)物质生活 仅能 自给百分之八十,余均仰给邻县输入。”民国 解放前,黔东南地区受 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交 时期,全县稻谷年总产量 2000万公斤左右,人 口保 通阻塞,耕作技术长期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 留7、8万人之问,口粮偏低。1941年,全县 74545 原始状态,生产力水平极低,兼以商品经济极不发 人,稻谷总产量 803.3万公斤,人均 107.7公斤; 达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畸形扩大,斗米斤盐, 1945年 ,全县76925人 ,稻谷总产量 1287万公斤, 斗米尺布,一枚针 、一盒火柴,也要花去人们数倍、 人均 167.3公斤;1949年 ,全县 95257人 ,稻谷总 数十倍的劳动所得,再加上封建地主的盘剥和名 目 产量 2308万公斤,人均 242公斤。而上缴 国赋、 繁多的赋税派捐,黔东南地区各族农民生活十分贫 军粮年均在 128万公斤左右,除去生产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