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j勘探学术研讨会
南海北部白云陆坡区海底峡谷特征及演化模式
吴嘉鹏1’2王英民‘’2徐强3龚承林1’2
(I中国石油大学(:ILK)资源与信息学院;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q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3中海油研究总院)
摘要z利用高分辨率3D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白云陆坡三维地震工区内7个海底峡谷的地貌及沉积充填特征开展了研
究。根据峡符现今地貌特征,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段。利用地震反射振幅、连续性以及外部形态等,识别出了峡谷侵
蚀基底以及谷底沉积体、谷擘滑塌体两种峡谷充填物。通过对峡谷不同位置的地貌特征以及沉积充填特点的研究,将峡
谷划分为上部侵蚀下切段、中部滑塌拓宽段以及下部沉积充填段三段,最终提出了白云陆坡区海底峡豁的沉积演化模式。
关键词z海底峡谷;地貌;沉积充填;演化模式;自云陆坡;
深水峡谷是将陆架沉积物,经大陆坡搬运进入深海盆地的主要通道和沉积场所。它们通
过大规模的侵蚀下切和沉积充填作用,对陆架、陆坡的地貌特征及沉积产物产生深刻的影响
n‘71。前人研究多侧重于对峡谷成冈的探索,希望通过对海底峡谷地貌特征的分类,对峡谷
的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碡’。然而,由于峡谷内部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旧1,建立地貌形态与峡谷
成因机制之间简单的对应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当前,随着各种海洋地质以及地球物理技术
手段的革新,通过多波束海底测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等。并结合钻井、野外露头研究。人
们对峡谷的形态、成因以及控制因素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u训。并且,由于峡谷与浊流沉
积的紧密关系以及浊流沉积物巨大的深水油气勘探价值,海底峡谷的发育演化及沉积充填研究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H卜131。
本文采用向云陆坡区内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图1),对研究区内的7条大型海底峡
谷的地貌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结合峡谷内部的沉积充填特征,分析其沉积演化过程,
最终建立白云陆坡区海底峡谷的发育演化模式。
l峡谷特征
1.I峡谷的现今地貌特征
在白云陆坡三维:r:区内,其北部边缘近乎均匀的分布着7个顺直海底峡谷(图2),多
发育在水深500.1500m范围内。它们都斜交于陆坡走向方向,近N.S向延伸。自西向东,
将其依次命名为l号至7号峡谷,其中,l号至6号峡谷发育比较完整,7号峡谷的大部分
也分布于工区范围内。由于各个峡谷的现今地貌特点十分相似,现以5号峡谷为例,沿陆坡
倾向方向,依次截取9个削面(图2),描述峡谷现今地貌特征的变化。
图2(b)为5号峡谷不同位置现今地貌特征图。由图上可以看出,从A位置至C位置,
峡谷整体外形呈V形,峡谷的深度持续增加,但峡谷底部宽度一直相对稳定。相对于前三
个位置而言,在D位置处,峡谷底部宽度明显变宽,峡谷进一步变深。E处,峡谷深度虽
然持续增加,但是与D处相比,E处峡谷底部的宽度变窄。到达F位置时,峡谷底部的宽
度有明显增加,但峡谷深度明显变浅。从G处开始,峡谷底部的宽度明显增加,峡谷深度
也是持续变浅,最终至l处时,峡谷已无明显的地形起伏变化。
。惆家雎础研究项目(2009CB219407);【日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第。作青简介:吴嘉鹏.男.‘}l国fi油大学(北京)在读硕十研究生,主要从事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及储层顶测方面的研究。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凋石油大学(北京)综合科研楼906宦(邮编:102249)。E-mail:蜘p虹地i@ii丝。蛐
中田南海*m盆地m1A《。,勘Ⅸ学术讨会
依据眦现今峡谷地貌特征的变化.将峡柠人体分为E、中,F二段。其中,C处之上为
峡谷上段,拜齄体‘^V形,该段蚨铬洋皮持续增加,备底宽度相对稳定;从D处亭F处,峡谷
深度以发底部宽J立人致早反比例变化。E处豁底宽度虽窄.但深度昂深:而F处峡谷谷底宽度
展人,渫度却为是浅。至峡粹r段.峡谷的现今地貌特征X开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其底部宽
度持续增人,峡谷渫度逐渐减小。其中.峡谷中段与下段均*麻部比较宽缓的U形。
酗2峡释甲面分布剧&(b)峡辑现今地貌幽(铡绒位胃见t目
1.2峡谷的侵蚀基底及内部充填物特征
峡谷的形成是一个侵蚀、充填以及再证蚀的复杂的过辊‘”J.白云陆坡】’医内三维地震
剖面上.峡谷早现出错综复杂的结构特征。利川地震反射的终止,乏系,振幅、连续性.计结
台地震反射外部形态。讯别出了峡谷蚀基底以及咎底沉积体、谷艟滑塌体两种峡谷充填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