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志,2010.(20),2:295-296.
[8]卢山,白人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评估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J][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1):38—40.
正常臂丛神经磁共振扫描技术的探讨
孙胜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夏冰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扫描方案以及臂丛神经在各个序列上的不同影像
学表现。方法:对1l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臂丛神经进行M砌扫描,其中扫描序
丛神经在图像上形状及显示情况。结果:T1WI、T2WI、薄层无间距STIR和
3D.Fiesta.c对臂丛节后神经同层显示率分别为27%、13.5%、45%31100%,薄层无
后部分。
【关键词】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
臂丛神经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神经丛,走行曲折,很难在同一水平面中显
示全部行程,而且其覆盖广泛,需要大视野成像,周围组织结构多样包括血管,
淋巴结等,易对臂丛神经的观察带来干扰。另外臂丛神经病变是多方面的,可发
生在行程中的任何部位,而不同部位的病变可产生相似的症状和体征,给临床的
准确定位带来困难…。然而目前拥有的技术如普通平片、CT和B超等影像学检
查方法在显示臂丛神经方面具有成像效果差,伪影大等缺点,从而导致临床使用
价值不尽如人意…,如何直接、有效地显示臂丛神经及其病理变化成为越来越重
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臂丛神经的MRj技术日趋成
93
熟,极大的提高了图像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MRI也具有无辐射、无创、操作
简便和多平面扫描等优势,是显示臂丛神经形态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乜吲。故而
本实验将对正常臂丛神经进行磁共振检查,从而探讨哪些序列对臂丛神经显示较
好以及扫描方案。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名志愿者,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3岁。所选志愿者
均无颈肩部手术、外伤史及臂丛神经损伤,无MRI检查禁忌症,且均为右利手
阳1。其中有4例具有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表现。
1.2扫描仪器与方法
1.2.1受检者准备
①确保志愿者无检查禁忌症;②向志愿者解释检查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使其最好地配合检查;③要求志愿者摘除所有含金属物品(活动义齿、助听器、
发夹、耳环、项链、胸罩、假肢等);④要求志愿者在扫描过程中避免运动以及
吞咽动作;⑤提供耳塞,保护听力。
1.2.2实验设备
GE公司1.5TExcite
Signa HD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使用脊柱CTL线
圈+颈前线圈。
1.2.3检查体位
(1)仰卧,头先进,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注意下颌
紧收,不能仰起,必要时垫高背部或枕部。使得颈椎处于较直状态呈常规生理位。
膝后放置软垫,驼背志愿者可在臀部放置软垫。总之以志愿者舒适为原则。
(2)采用颈部阵列线圈和颈后脊柱表面线圈,线圈中心对准C6水平,固定
好。
(3)在扫描过程中以腹式呼吸为主且尽量不要吞咽,并使用饱和带技术防
[通讯作者]黄德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94
止志愿者因吞咽而形成运动伪影。
1.2.4定位像、扫描基线及范围
(1)矢状位扫描:斜矢状位以冠状位做定位像,按颈椎常规作T2WI矢状
位扫描,范围包括颈椎旁至肩关节内侧,一般需23层。
(2)冠状位扫描:扫描线与各椎体后缘的连线大体平行,扫描范围上下包
括C4椎体上缘至T1椎体下缘水平,前后包括椎体前缘和椎管后缘的颈髓,一
般需28层。
(3)横断面扫描:以矢状位为定位像,扫描上下范围由C4上缘至T1下缘,
平面与椎间盘平行,横断面扫描范围包至椎间孔,从而获得清晰的神经根图像。
1.2.5扫描序列与参数:(如表1、表2所示)
1.3图像后处理
当扫描结束后,将采集到的冠状位薄层无间隔STIR及3D.Fiesta.C原始图像
传入ADW4.3后处理工作站,建立三维模型,然后进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
大强度投影(MIP)后处理口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