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 3月 河 南 中 医 March 2008
第 28卷第 3期 HENAN TRADIT10NALCHINESE~匝DICINE V0l【.28 No.3
· 文献综述 ·
肝 硬 化 内 毒 素 血 症 的 中 西 医 研 究 进 展
娄 静 指导 冀爱英
(河南中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8)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血症;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9.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08)03—0076—03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 ,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 产生和吸收;用类脂A结构类似物 、抗内毒素特异性抗体、重
及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的细胞壁外膜 组人可溶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等药
以脂多糖为主的成分,循环血 中出现可检出的内毒素,称之 物直接拮抗或中和内毒素;并应用炎性介质拮抗剂,干扰内
为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 毒素对效应细胞的激活,阻断其信号转导干扰内毒素的效
下,极易并发感染而出现内毒素血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 应”J。用微生态制剂如乳果糖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降低细
明,肝硬化代偿期 ETM 的发生率为 23.5%~36.4%,失代 菌易位的发生率以减少 ETM,并可酸化肠道,降低血氨水
偿期为59.5%~75.9~6,肝硬化合并 ETM 的死亡率高达 平 ,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sJ。近年来开展的人工肝支持
50~6,肝硬化病人由于肠道细菌移位而导致的肠源性 内毒素 系统,也可清除部分内毒素,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J。
血症 (intestinalendotoxemia,IETM)的发 生率 为 79%~
2 肝硬化ETM 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实验研究
92%…。中医、西医对肝硬化 ETM形成机制、治疗 、实验研
究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2.1 病机分析
中医认为 ,肝硬化属于肝积 、鼓胀范畴,其特点为本虚标
1 西医对肝硬化 ETM形成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实。本虚者正气虚也,乃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实者邪气盛
1.1 机理研究 也 ,乃肝脾 肾功能低下而导致气滞、水饮、瘀血互结腹中。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脉高压,使肠壁充血、水肿,肠黏膜 初 、中期为肝郁脾虚,累及于肾,气血互结;晚期水湿之邪郁
通透性增强,促使肠道 内的内毒素吸收增加。同时 ,肠腔内 久化热,内扰心神,引动肝风而产生神昏、惊厥、出血等危象。
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肠道菌群严重紊乱,使肠道成为潜在 肝硬化ETM形成 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热毒内蕴,瘀血内阻。
致病菌的良好生存场所。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增多是肝硬化 因热毒炽盛,充斥内外,犯及气血,致瘀致热,外窜经络,内伤
ETM发生的主要机制。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也表明, 脏腑,气阴耗伤,则表里三焦俱病;热盛则化毒,而毒性暴戾,
肠道细菌移位是并发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机制 起病急、病情重 、传变快 ,毒性蕴结壅滞,入血入络,致病缠绵
之一l2J。而肝硬化肝功能受损、门体循环短路,内毒素可经 难愈,易入营血,出现气滞血瘀 ,虚虚实实 ,顽恶深伏,损及脏
腹腔淋巴系统 由胸导管进入体循环,逃逸肝脏 中的Kupffer 腑、伤人正气,难治难愈 。。。如马羽萍等n认为ETM相当
细胞对它的吞噬与清除l3j。肝硬化患者内毒素结合蛋白增 于中医学 “温毒”、“热毒”、“臌胀”及 “黄疸”。邓文龙 认为
加,高水平的内毒素结合蛋白即可促使极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