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雅琪.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王雅琪.doc

姓名:王雅琪 系級:政治系三年B班 學號主題:拓展廣泛的興趣-科系不是用來囿限自己的發展空間,而是用來增加你的人生選擇   東吳大學劉兆玄前校長曾說過:「科系不是一選定終身,尤其現在大學校園風氣愈來與開放,轉系、雙主修或者是跨系選課的例子比比皆是,進入校園後,你還有第二次的選擇機會,各何況社會不會要求你非得學以致用不可,例如旅美的音樂家馬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從小聽從父親的建議,在哈佛大學專攻人文科學,乍看之下和音樂相關性並不大,但仔細探討,這另類的學非所用為他打造出生命的奇蹟、人文思潮的洗鍊,幫助他在音樂領域中有更深刻的體悟」。   根據Maslow的需求理論可知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可排列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榮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鑒於學生對未來生存安全的不安,因此他們未能實現自我理想及抱負而停留於安全需求中,使學生在大學四年中看不清自己要什麼,雖然有夢有理想,但仍舊被整個社會價值所惑,導致眾多學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有著考上熱門科系的迷思,所以每個人都很努力的追求看似有發展的科系,因此學生被分發到「冷門科系」時,便開始自怨自艾停止學習,事實上,大學並沒有所謂沒有前途的科系,只有沒有自信的學習態度,只要相信自己優秀,不因外在世俗褒貶而否定自己,那麼你在冷門的科系也就不再冷門,反之如果你是平庸的人,那麼就算你在熱門的科系裡,你也不再熱門。俗話說:「逆境是增上緣,可遇而不可求」,在你不知道此科系的未來發展,你真正的工作才會開始,因為你必須自己去挖掘各種可能,甚至當你在擔憂未來而鬱鬱寡歡時,真正的旅途才會正式展開。     舉胡適的例子來說明,在胡適早期時,因二哥一再叮嚀他要研究一些具體而實際的學問,於是選擇了康乃爾大學的農但胡適真正意願,民國二年開春始終不能忘情文學   因此,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假如你對於你目前的科系不是很滿意,你必須積極的擴展知識和激發持久的興趣,記得上了大學,進了一個科系,是增加人生選擇,而不是將人生囿限於此一選擇。在我讀《小戴禮記》的『學記』時其言道:「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者,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翻譯成白話文則是:「學生有四種缺失教師一定要曉得它們那就是學生學習的時候有的失之於貪多務得?有的失之於涉獵不廣有的失之於見異思遷過分求速效?有的失之於畫地自限」教育就像開車,駕駛的人是老師,乘客是學生,道路是,老師是負責帶領學生走向他該走的方向,這條道路要走的平穩仰賴成熟的教育體制,假如,那麼道路就會顛簸,就會引起民怨,假如這位駕駛者習慣酒後駕車、蛇行、超速,那麼就應該糾舉做出適當的懲處,不能危害到無辜的乘客作者:德瑞克.伯克原文作者:Derek Bok譯者:張善楠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08年04月17日 寫給生存不安的年輕人作者:山本真司譯者:李淑芳出版社:先覺出版日期:2006年10月31日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