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刺身的制作.doc
第五单元 刺身的制作
学习内容:
第一节:刺身的概述
第二节:刺身的制作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刺身的形成与的地位及作用。
2、熟悉刺身拼盘制作的卫生要求。
3、掌握刺身拼盘选用选择要求。
4、掌握刺身拼盘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
1、根据季节能设计出各种刺身拼盘。
2、根据季节能制作各种刺身拼盘。
第一节:刺身概述
一、刺身形成与发展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若要追溯历史,刺身最早还是唐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据记载,公元14世纪时,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经成为时尚,那时的人用“脍”字来概括刺身和类似刺身的食品。当时的“脍”是指生的鱼丝和肉丝,也可指醋泡的鱼丝和肉丝,而那时刺身只是“脍”的一种烹调技法。直到15世纪,酱油传入日本并被广泛使用以后,刺身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格式刺身就是生鱼片(日语音“沙西米”[さしみ])是将新鲜的鱼、贝等原料,依照适当的刀法加工,享用时佐以用酱油与山葵泥(日语音“瓦沙比”[わさび])调出来的酱料的一种生食料理。近些年,随着餐饮业国际间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国好吃的东西都能在国内找到。刺身也是这样,它已经从日本料理店走进了数量众多的中高档中餐馆。刺身造型、口感鲜美。刺身造型多以山、川、船、岛为图案,并以三、五、七单数摆列。刺身。刺身佐料佐料主要有酱油、山葵泥膏(浅绿色,类似芥末),还有醋、姜末、萝卜泥和酒(一种“煎酒”)。在食用动物性原料刺身时,前两者是必备的粉状的山葵泥要先用水调和以后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为12。调和均匀以后,还应当静放2至3分钟,以便其刺激的辣呛味和独特的风味产生。不过调好后应当尽快使用,否则辣冲味会挥发。山葵泥提供刺激味,解除生料的腥异味;酱油则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刺身的器皿用浅盘,漆器、瓷器、竹编或陶器均可,形状有方形、圆形、船形、五角形、仿古形等刺身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的生食,有些刺身料理也需要稍作加热处理,例如蒸煮:大型的海螃蟹;炭火烘烤:将鲔鱼腹肉经炭火略为烘烤(鱼腹油脂经过烘烤而散发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取出切片而成;热水浸烫:生鲜鱼肉以热水略烫以后,浸入冰水中急速冷却,取出切片,即会表面熟、内部生,这样的口感与味道,自然是另一种感觉。春吃北极贝、象拔蚌、海胆(春至夏初)夏吃鱿鱼、鲡鱼、池鱼、鲣鱼、池鱼王、剑鱼(夏末秋初)、三文鱼(夏至冬初)秋吃花鲢(秋及冬季)、鲣鱼冬吃八爪鱼、赤贝、带子、甜虾、鲡鱼、章红鱼、油甘鱼、金枪鱼、剑鱼鸡肉、鹿肉和马肉,都可以成为制作刺身的原料刺身的刀具和切法日本料理特别强调原料形态和色彩的赏心悦目。在做刺身时,如果用不合适的刀具或不锋利的刀具,那切割时就会破坏原料的形态和纤维组织,造成脂类溃破,破坏原料本身的特殊风味。处理刺身的刀具相当重要,制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专用的刀,可分为处理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刀,还可分为用于去鳞、横剖、纵剖、切骨等用途的刀。另外,做刺身用得比较多的工具还有刺身筷。刺身筷细而长,一端尖细,专门用于将切好排好的片状料摆放于盘中。加工刺身时,都要顶丝切,即刀与鱼肉的纹理应当呈90°夹角。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也好。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因为这样切筋纹太长,口感也不好一般鱼片厚约0.5厘米,例如三文鱼、鲔鱼、鲥鱼、旗鱼等。这个厚度,吃时既不觉腻,也不会觉得没有料。不过有的鱼得切薄一些,如鲷鱼,因为这种鱼的肉质紧密、硬实,所以要切得薄才好吃。 特别要提醒的是,鱼肉一定要剔净鱼骨,以防卡住食客的喉咙,发生危险。刺身从选料、刀工、装盘到食用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要有专门的操作室,专用刀具、钻板、盛器、抹布、消毒水、纯净水。
1.制作水果拼盘时怎样注重营养的搭配。
2、如果夏天制作水果盘,我们是否能够结合日本刺身的装盘法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