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逆流勇进 教学设计.doc
第五单元 逆流勇进 教学设计
编写:郑 莉
[单元教学要点]
1、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逆境,培养学生逆流勇进的精神品质。
2、学习表现毛泽东不同精神境界诗文的特色。
3、掌握纪实作品及其他散文、议论、诗歌不同形式作品间,内涵相通互相解读的方法。
4、学习用作品内的有关词句帮助理解作品内容的方法。
5、举办“畅想会”,自如地发表意见。
6、写写自己心中最向往的情感。
9 黄河化险
教学目标教学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教学
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写景:总写——分写(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总写
↓
承上启下
↓
议论: 评古 —— 论今
比较·探究 闲话章太炎 论逆境
教学目标教学教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谁没有见过波浪呢?在你们的眼中,波浪是什么形象?你们见过比暴风还凶猛的波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蔡其矫的诗作《波浪》。
二、作者介绍。
蔡其矫,1918年出生,福建晋江人。1936年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底起,任福建作协专业作家。20世纪40年代的代表作有《乡土》《哀葬》《肉搏》,风格雄浑粗放。50年代写的《雾中汉水》《川江号子》,体现了诗人坚持冷峻的观察和独立的思考,却曾因不和时宜而受指责。始于50年代的山水诗,在精心的发现、飘逸的想象中,潜藏精神的锐利,诗人一度被称之为“山水诗人”。出版的诗集有《回声集》《涛声集》《福建集》等。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举国上下正潜心于建设和繁荣。但“重来的春天是短暂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又愈来愈使文艺陷入团团转。”在严峻的生活中变得善于思考的蔡其矫,本着诗人的胆略和良心,以狂热而近于痛苦的构思,写下了充分显示内心风暴的由惊涛骇浪组成的交响诗《波浪》。
四、朗读课文,感受波浪的形象。
(一)朗读训练。
解读诗歌更需要朗读。方法是:初读——感知诗意;再读——初步领会作者感情;标注——根据自己的领悟用符号标出朗读的节奏、轻重、高低、缓急等;朗读修正——反复朗读,不断修正自己的标注,直至自己感觉满意为止。当朗读感觉良好时,说明你已经领会诗歌的感情和意韵了。
根据上述要求和步骤朗读全诗。
(二)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波浪的形象。
教师明确:波浪是英勇而渴望自由的人的伟大力量的象征。诗人通过刻画波浪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理解,独特的思想凝成了不断跃动的波浪。
五、比较《海燕》和《波浪》,探究下列问题。
(一)“海燕”为什么笑乌云,为什么在暴风雨即将到来时显出欢乐?《波浪》中的“波浪”为什么比暴风还凶猛?你能从《海燕》《波浪》中分别找到诗句来回答吗?
《海燕》:①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中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②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波浪》:①是以为你厌恶灾难吗?/是因为你憎恨强权吗?/我英勇的、自由的心啊,/谁敢在你上面建立它的统治?②对巨风是抗争。
(二)《波浪》中说“波浪”“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你能说明一下你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巨风”在诗中已表明是指灾难、强权、强暴、邪道。对这些是抗争,因为诗中已有回答,“我英勇的、自由的心啊”,不能让“巨风”在它“上面建立统治”。作为对应的另一方面,以及联系诗的前半部分,特别是第四节的“柔光”“彩霞”“玫瑰”“温柔迷人”等等,“水藻”应是指或者说象征着温柔、善良、自由、纤丽等等一切柔美之情,一切美好之人、之物,所以,对这些“是细语”,是亲近、关爱、守护。
(三)《海燕》中也写了“波浪”,它与《波浪》中的“波浪”一样吗?
参考答案:《海燕》中的“波浪”和《波浪》很相像,一样也是和狂风搏斗。当然,《海燕》中只是那么一个片段,而《波浪》里是整首诗在写“波浪”。
六、课堂练习。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波浪》中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样表现爱憎分明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
(二)阅读《波浪》第六节的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参考答案:可以就句式(疑问句、反问句)强化感情的表达方面谈,也可以就内容即诗人个性的舒张方面谈。只要有自己的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七、拓展延伸。
你能从《黄河化险》中看到“海燕”式的风貌吗?能从章太炎身上看到“波浪”的影子吗?结合《黄河化险》《闲话章太炎》中有关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答:《黄河化险》中毛泽东那以迎接挑战为最大乐趣的性格,以及文中对应的具体情节,可说是海燕式的风貌,毫不畏惧、敢于斗争、乐于斗争、充满激情投入斗争的风貌。章太炎身上完全可以看到“波浪”的影子。章太炎坚决彻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