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一瞥》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瞥(piē) 妩媚(wǔ) 琼岛春荫(yìn) 俨(yǎn)
上溯(sù) 忌讳(huì) 昭示(zhāo) 宛然(wǎn)
触忤(wǔ) 纨绔(wán kù) 夙愿(sù) 崩榛(zhēn)
风嗥(háo) 汪沆 (hàng) 冢(zhǒng)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蓬自振:蓬草飞动。
纨绔: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销金锅:比喻挥霍钱财的地方。销金,熔炼金属,引申为浪费金钱。
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直竖起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上溯:①逆着水流往上游走。②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掩映:互相遮掩,互相映衬。
冢:坟墓。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夙愿:一向怀着的愿望。
歌舞升平:唱歌跳舞,庆祝太平。多形容太平盛世,有时也指粉饰太平。
地域:所包括的地理范围。
万重山峦:指许多山。
蒙混:用欺骗的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三、整体感知
本文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1-7),写作者所知道的对扬州的“矛盾”评价。这一部分引用大量诗文,从矛盾的两方面介绍了自己知道的扬州,这也更加激发了他要看看扬州的愿望。
第二部分(8-13),介绍瘦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14-17):介绍平山堂及其周围的景色。
第四部分(18-21):介绍史公墓及扬州在历史上遭受的劫难。
第五部分(22-23):揭示主题,交代写作目的。
四、合作探究
1.作为游记,本文重点是否在于描绘自然风光?
明确:
作为游览古城的“一瞥”,作者没有停留在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因为那不是作者写作的重点。作者将笔墨更多地投向了扬州的人文景观,细致地介绍了扬州的瘦西湖、平山堂、史公墓及扬州在历史上遭受的劫难等。这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者进而满怀浓厚的感情对扬州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崭新的精神面貌进行了热烈歌颂,弘扬了一种不屈不挠、敢于同命运搏斗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
2.文章中介绍史公墓及扬州在历史上遭受的劫难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史可法是扬州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领导了扬州保卫战,城里留有他的衣冠冢。作者由十年浩劫中史公墓遭到的劫难慨叹“文革”在人们心中投下的阴影。
扬州遭劫是因为它地处水陆交汇,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清兵进关和解放战争中都备受劫难。 但是,尽管这样,扬州又重新站了起来,带着伤痕,同时又添了新姿。作者于此水到渠成地对本部分进行小结,赞扬如梦的扬州既迷人又能令人从梦中觉醒,与第一部分结尾处杜牧的诗遥相呼应。这一部分主要赞扬由史可法代表的扬州精神与英雄一部分相比是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五、写作特色
1.线索分明,简单明了。
文章按照“想扬州——到扬州——思扬州”的顺序组织材料,以作者的游览行踪为线索构造全文。随着作者行踪的变化,读者依次领略到了扬州闻名的景点瘦西湖、平山堂、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史公墓等,随着作者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扬州的文化底蕴。
2.语言典雅秀丽,如诗如画。
作者怀着深沉的感情,用典雅秀丽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他所听到、见到的扬州。如作者描绘虹桥所见,说“湖面虽然比西湖瘦,可是却更曲折多姿,亭台楼阁,到处掩映可见,一直连到蜀岗平山堂”,接着引用对联“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进一步概括出所见景色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想扬州——到扬州——思扬州”的顺序组织材料。介绍了历史上文人墨客对扬州的不同评价与印象,叙述了自己到扬州参观名胜古迹的经过,抒写了自己对扬州的感受,赞扬了一种不屈不挠、同命运搏斗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奋斗精神。
七、板书设计
想扬州 古人的“矛盾评价” (疑惑)
扬 到扬州 瘦西湖 来历 、 虹桥、 白塔、 命名
州 余 (历史沿革、文化内涵)
一 心 平山堂 借景之法、琼花衰兴
瞥 言 (神奇、创新)
大名寺 鉴真东渡,矢志不渝
(不屈不挠)
史公墓 史公故事、遭受劫难
(反抗、觉醒)
思扬州 写感受,赞奋斗与创新精神 (肯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