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鑒於雲端運算業務幾乎涉及IT業務的全部層面,加上其營運的特性,一般小企業難以長期生存,小企業往往被大企業收購,預計雲端運算企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會一直持續下去。 11.4 小結 雲端運算可能帶來的對整個ICT產業“顛覆性”的業務模式“大轉變”,以及其潛在的市場規模。指出了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的區別,有效的業務模式是成功的商業模式的支援和基礎。分析了SPI三種技術對各種雲端運算業務模式支援和拓展及其可能達到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3 BH 長尾與雲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有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企業“做什麼,如何做,怎樣賺錢”的問題。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夥伴網路和關係資本等用以實現(包括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並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瑞士洛桑大學的Alexander Osterwalder提出了一個包含9個要素的本體論(Ontology)參考模型,如圖11-25所示。 圖11-25 商業計畫書(Business Plan)是創業者寫給投資人看的商業計畫,裏面需要說清楚商業模式。一個好的商業計畫書有所謂“五支柱” :即管理和技術團隊,市場容量與分析,技術和產品的準確定位,產品和市場開發和開拓計畫,財務和盈利規劃與預測。 業務模式是商業模式的一個子集,有人還提出了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的關係公式: 商業模式=營運模式+業務模式+營利模式 因此,我們說業務模式是商業模式的基礎和支援。 最早的業務模式之一是著名的“餌與鉤” (BaitsHook)模式。Gillette公司依據同一理念打造的“剃刀與刀片”(RazorBlades)商業模式, HP的“印表機耗材”模式也是這種業務模式向商業模式的轉化。Google、Yahoo、新浪、騰訊、分眾傳媒等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也是BH業務模式的翻版,“眼球廣告”也成為網路企業的主要盈利模式。 Amazon、eBay、Netflix等企業的成功則是依據長尾理論(Long Tail)的業務模式開發出了適合本身企業發展的商業模式。 BH和長尾模式仍然是許多軟體和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獲得成功的基本理念,筆者預計雲端運算企業將沿襲這個趨勢。 11.3 雲端運算現況和趨勢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RAD實驗室(Reliable Adaptive Distributed Systems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報告【77】中提出了雲端運算十大障礙,如表11-1所示。 表11-1採用雲端運算所帶來的前十大障礙與機會。 障礙 機會 1 服務可獲得性 使用多個雲端供應商保持服務不間斷;運用彈性抵抗阻斷服務攻擊 2 被綁住的資料 標準化應用程式介面:製作相容軟體 3 資料保密與稽核 設置加密,虛擬區網防火牆 4 資料傳輸瓶頸 FedExing磁碟;資料備份 5 效能不可預測性 加強虛擬機器支援,快閃記憶體,HPC應用程式排程 6 大量的儲存量 發明大量的儲存 7 在大規模分散系統的錯誤 開發專用除錯工具 表11-1 障礙 機會 8 可快速修改伺服器規模 研發具機器學習的系統,自動管理使用規模 9 結果分享的聲譽 提供聲譽看守員服務,如使用email 10 軟體授權 使用者付費之軟體授權 表11-1 (續) 的確,上述問題都屬於技術問題,不是根本問題,給以時日總是可以解決的。如圖11-26所示。可以看出,使用者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 圖11-26 如圖11-27所示為計世資訊報告總結的目前雲端運算SaaS應用的主要領域,和本書第7章介紹的情況類似。 圖11-27 做企業和做研究不一樣,時機的把握很重要,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必須恰到好處才能抓住成功的機會。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已經有了向雲端運算的3次“衝鋒”。 NetPC。 ASP。 雲端運算。 完成Big Switch的模式大轉變還有不少障礙,需要時間來排除和過度。按照IBM前首席執行官郭士納的“十五年週期定律”。1950年左右出現電腦,1965年前後發生的變革以大型機為標誌,1980年前後發生的變革以個人電腦的普及為標誌,而1995年前後則發生了網際網路革命。從1995年前後到2010年前後,正好又是15年,這次出現的是雲端運算/物聯網的浪潮。 目前雲端運算面臨的障礙,不是技術上的障礙,而是下面介紹的“產業慣性定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