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述陈寅恪先生批读 《韩翰林集评注
陈 尚君
按:本文为应北京某 出版社约稿拟影印该书稿本而写
获授权而中辍,今交 《古典文学知识》刊出。尚君 2014年
附记 。
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读唐代韩僵诗的的读书札记 ,写在民
国十一年(1922)印本 《韩翰林集评注》上。
韩僵 (842一约923),字致尧 (一作致光),小字冬郎,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十岁能诗,姨父李商隐称其 “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
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早年风流 自命,有 《香奁集》,词致婉丽,
多涉艳情。及龙纪登第,入仕已近五十,始风骨凛然,大节为世所称。
昭宗光化三年 (900)六月,宰相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尝与崔胤等人定策
诛宦官刘季述 。次年即天复元年(9O1)冬,从昭宗避居凤翔,以功拜兵
部侍郎、翰林学士承 旨,参与机密,为昭宗所倚重,屡欲任其为相而不
就 。三年 (903)初 ,昭宗归京,权归朱全忠。僵为全忠所恶,乃累贬濮
曩 羹 ~
州司马。次年,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寻杀昭宗而立哀帝,僵闻乃弃
官南下,经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晚居福建。梁末帝贞明六年
(920)逝世于泉州南安,年约八十二。僵南行后 曾回忆在翰林院数年
经历,撰 《金銮密记》三卷。曾为司马光修 《资治通鉴》所取资,为研究
唐末政治之重要记录。书不传,残文有拙辑本收入 《中华野史》。僵在
翰院期间及南行期间,写下大量诗歌,感愤时事,慨叹身世,激昂慷慨,
语意沉痛,后世论诗者许为杜甫以后最具诗史意义之作品。
韩僵诗存世版本较复杂,常见者则以汲古阁刊 《韩 内翰别集》附
著称 ,著作尤丰,享一时清名 。然本书虽闽生称其父于韩集 “考论其出
处本末甚详”,然就全书翻检,除韩诗原注,及源 自《全唐诗》之异闻校
记外,吴 氏所作解评 ,全书所见仅不足五十则,较有价值的部分是对部
分诗歌写作背景和诗歌主 旨的说明,尤其关于韩僵在院及出院后感慨
时政 的部分诗作的说明。然所引亦多常见文献,解诗亦仅略有少数语
意之解释,问杂讲说古文之 口气,如 《赠渔者》“五六所谓六字常语一字
难者也”之类 。偶有显误者,如释 《中秋寄杨学士》云:“杨学士当是杨
凝式,此唐未亡时作。”似完全未考虑二人时代之不相值。盖此书大约
本为吴汝纶之读书随札 。吴闽生存先人手泽而刊行之,虽略作补充
(《苑中》下存间生案一则),终不免仍显单薄。然此书印行时,方吴 氏
古文风行之时,吴闾生复在政治、文学两界资源充沛,故以大号宋体字
近致误”,又引吴融诗称 “韩致光侍郎”,及吴光荣 《唐才子传考异》引
《永乐大典》本作致光作辅证,以订四库馆臣轻言之失。
有关 《香奁集》到底是不是韩僵所作的讨论,自从北宋沈括在 《梦
溪笔谈》中提出和凝所作的说法后,历代聚讼纷纭,至清末则 以震钧撰
《香奁集发微》讨论最详 。费恪先生较详尽地钞录了震钧的考订意见,
又钞录缪荃荪撰年谱中所举孙柴 《北里志序》中关于咸通、乾符间士人
经游狭斜风气的记载,另又补充黄滔 《答陈礓隐论诗书》关于时风的叙
述,方回《瀛奎律髓》录该集六诗归韩僵的事实,又引吴融 《和韩致光侍
郎无题三首》等与韩唱和之作的佐证。虽然没有作明确的结论,但今
人有关此一问题讨论的材料,他在这里都举到了。
对吴汝纶讲评之讨论。有的表示赞同。如 《六月十七H召对 自辰
及申方归本院》,吴注 :“是时崔胤为相,欲尽诛宦官藿,昭宗独一召韩公问
计,公请择数人置之于法,抚谕其余,使咸 自安。此诗召对是其事也。”
∽ 陈先生批:“天复元年六月辛亥朔,是月十七 日为丁卯。 《通鉴》,天复
芷
元年六月丁卯,上独问僵云云,即是其事也。挚甫先生说甚确。”交待
第
一 了吴说的依据 ,并从 日期干支上提供确证 。也有不赞同者。如 《访 同
期
一
总 年虞部李郎中》自注:“天复四年二月,在湖南。”吴注:“天复四年即天
第
一 佑元年,蜀王建以天佑为朱全忠所改,故只称天复年号,韩公殆与建同
∞ 憎。”陈先生批 :“寅恪案:天复四年闰四月乙巳改元天佑 ,韩公此诗既
期
U 作于天复四年二月在湖南时,故无论如何不得署天佑年号也。挚甫先
生说未谛 。”也有认为诸说可两通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CD-9-CM-3手术与操作国家临床版亚目表.xlsx VIP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pt
- Unit 2 Helping at home 第1课时 Get ready(教学课件)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大数据精准营销PPT课件.pptx VIP
- 天线与电波传播课件(第六章)电波传播概论.ppt VIP
- 公司目视化管理手册..pptx VIP
- 非遗工艺数字化呈现的2025年文化传承项目阶段汇报PPT.pptx VIP
- 演讲与口才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 VIP
- 一种拉曼-荧光双模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