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pdfVIP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pdf

蠢i鼻。磊墨2㈣瑚㈤舯s… 文章编号:1003—4803(2009)02—0108一02 士 口 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 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1,杨粉团‘,李忠芹3,柴寿江2,孟祥盟1,谭国波1,赵洪祥1,张丽华1,李伟堂1,于雷1, 刘春光1。边少锋1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00;2.吉林省桦甸市科学技术局,吉林桦甸132000; 3.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推广中心。吉林桦甸 132000) 摘要:通过l粒/埯、2粒/埯、3粒/埯和4粒/埯的玉米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l粒/ 埯的玉米苗期的株高、干物重及收获期茎粗为最高,其玉米产量比其它播种量低124.5— 229.5 kg/hm2,去除种子费和间苗用工费后,l粒/埯的播种量纯收入最高,比其它播种量增收 234.6~520.9元/hm2。 关键词:玉米;播种量;生物学性状;产量;产值 中图分类号:S513.04 文献标识码:B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该区域 人工精选种子,百粒重为27±0.3g。试验设 降雨充沛,年降水量600一800mm。5—9月有效4个处理,分别为①l粒/埯、②2粒/埯、③3粒/ 700一2 积温2 800℃·d,积温、日照偏少,具有湿 埯、④4粒/埯。各试验处理区为6行区,行长10 润冷凉区特点。当地主要采用三犁穿起垄或扣半 m,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三犁穿起垄,使用播 留茬起垄,使用播种施肥器播种,播种量l~4粒/ 种施肥器播种,播深4cm,播种密度4.6万株/ 埯不等。为了明确不同播种量的实际效果,使用 hm2,正常田间管理。4月28日播种,9月29日收 播种施肥器进行4种播种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获。结合春季机械灭茬,各试验区施用N、P、K肥 分析得出最佳的播种量,为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 分别为180、75、90 kg/hm2。P、K肥全部作底肥, 高产、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N肥1/4作底肥,3/4作追肥。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1.1试验材料 2.1 不同播种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007年试验地点设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 从表l可知,l粒/埯处理的出苗率最低,但 解放村保隆社。试验地土壤为冲积土,地势平坦, 苗期干物重、株高和收获期的茎粗为高。各处理 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前茬均种植玉米。供试土 的出苗期、吐丝期以及成熟期无差异。 壤的基本肥力为:有机质1.2697%,速效N2.2不同播种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838 90.4113mg/kg,速效P 5 mg/kg,速效K 从表2可知,1粒/埯处理的收获株和产量最 l 78.843 mg/kg,pH6.5。 低。3粒/埯处理的收获株最高,2粒/埯处理的产 供试品种吉单198,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 量最高。不同处理产量未达到显著水平。 米研究所提供。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由吉农 2.3不同播种量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高新股份公司地富肥料公司提供。 从表3可知,2粒/埯处理产量最高,1粒/埯 1.2试验方法 处理产量最低。但各处理减去投人种子费和问苗 ·收稿日期:2008一12一lO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0—3—2) 作者简介:方向前,副研究员,从事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电话:04318706316l,E-majl:008FxQ@163.com。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