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琛的“新派诗”理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怀琛的“新派诗”理论   摘 要:胡怀琛是现代“新诗”的积极探索者和理论建设者,他出版过新诗集《大江集》,也批评过胡适的《尝试集》,在“旧诗”和“白话诗”之外提出“新派诗”。他剖析中国诗的特性,警惕新诗的“欧化”倾向,主张消泯新旧之见,兼取二者之长而去其短,以旧格式运新精神。   关键词:胡怀琛;新派诗;小诗;传统资源   胡怀琛(1886-1938),字季仁,后更字寄尘,安徽泾县人。南社会员。曾任教于沪江大学,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通志馆编纂。一生著述丰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新诗”的积极探索者和理论建设者,但因为其独特的“新诗”理论观念而挑起“新诗”内部的争论,其新诗理论和创作上的成绩多为后人所遗忘{1}。故不揣固陋,勾稽若干文献,对胡怀琛诗歌理论和创作略作阐述。   一、诗集与诗论著述编年   1910年,加入南社。   1912年,胡怀琛任职于《神州日报》。后因《神州日报》著论诋排国民党。其兄胡朴安甚愤懑,令他解职,转至太平洋报社,代柳亚子任文艺编辑,半年后报社停刊。{2}这一年他将平时为教儿女作诗而随时抄录的前人七言绝句63首编纂为《兰闺清课》一卷,由上海太平洋报社铅印。这些七绝文字浅显,多是绮丽言情之作,文艺小丛书社1933年重印。   1914年,胡怀琛撰《海天诗话》一卷,收入《古今文艺丛书》第三集,上海广益书局排印。这部仅数千字的诗话,采集当时汉译的欧西诗歌和日本汉诗,并作出评论,认为:“欧西之诗,设思措词,别是一境。译而求之,失其神矣。然能文者撷取其意,锻炼而出之,使合于吾诗范围,亦吟坛之创格,而诗学之别裁也。”   1919、1920年两年时间里,胡怀琛作的新诗34题,结集为《模范的白话诗:大江集》,1921年3月作为“新文学丛书”之一种印行,1923年再版,1924年三版。《大江集》是继胡适《尝试集》(亚东图书馆1920年)之后的第二部新诗个人专集。此期间内,他在《民铎杂志》、《妇女杂志》、《美育杂志》上发表《诗与诗人》、《新派诗说》、《诗学研究》三篇谈新诗的理论文章,附录于《大江集》后。《大江集》初版时,有出资人陈东阜的序。再版的时候,胡怀琛觉得“他称赞我太过分,我实在不敢承认”(《再版自序》),于是将陈序抽去。初版封面上的“模范的白话诗”六个字,再版的时候,“我想也未免不对,现在也把他除去”(同上)。因为初版的陈东阜《大江集序》现在不容易见到,故从上海图书馆藏本抄录于此:   近来中国的文学,大有衰落不振的现象:旧文学既只有表面上的空架子,新文学又没有“起而代之”的能力,因此新旧文学,都没有真实的价值了。   我们做了世界万有里头最高等的人类,断断不能缺少“美”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文学本会有一种美的意味,又是各种科学所依据的。可不是很重要的么?   现在我们要把这很重要的文学振兴起来,却是怎样办法呢?古人说:“凡事必求其本。”又说:“言为心声。”文学本是言语的代表,那么我们的心就是文辞的根本了。据心理学上讲起来,我们的心有三种现象:一种是“智力”,一种是“情感”,一种是“意志”。从这心理上的三种现象,就生出文学上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就是内典上常说的“体”、“相”、“用”。“体”是体质,“相”是形式,“用”是作用。有了真确的“智”,才有真确的“体”;有了优美的“情”,才有优美的“相”;有了正大的“意”,才有正大的“用”。这是缺一不可的。   文学的价值,也有三种。这三种价值,就是哲学家常说的“真”、“善”、“美”。“真”从体出,有了实体方能“真”;“美”从相出,有了实相才能“美”;善从用出,有了实用才能“美”。而体、相、用三种又从智、情、意生出,所以真确的智、优美的情、正大的意,就是文学真价值的根源了。   我国旧时的文学,只在相上讲究,把体和用都搁起来。弄到后来,连相都没有真相了。目下流行的新文学,又只在用上讲究,把体和相都搁起来;弄到后来,连用都只有极浅陋的小用,没有真正的大用了。   以上所说,一切文学,都是这样,“诗”也是其中的一种,因为旧诗不顾体和用,所以只有“吟风啸月,刻翠雕红”的玩意儿。因为新诗不顾体与相,所以率直肤浅,毫没一些真实的骨力和优美的精神。   怀琛先生是旧文学的专家,也是新文学的巨子,是第一流的文豪,也是第一流的诗豪。近来看见新旧文学家的弊病,所谓“各有所蔽”,就发一个极伟大的志愿,要创造出一种新派诗来,救新旧两方面的偏蔽。不多几时,居然做成这么一本书。其中的诗,既没有旧诗空疏和繁缛的毛病,又不像新诗率直浅陋,看了教人发笑。这真是文学界里的创作了。这部书的名字,叫做《大江集》。我国的长江,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川,倘然有人开辟出这样一条江来,那可不是破天荒的伟业么?这个大江,洪流不竭,宝藏无穷,就是他的妙体;朝晖夕阴,波谲云诡,就是他的殊相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