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C为混凝剂时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条件及絮凝体形态学特征.pdf
维普资讯
PAC为混凝剂时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条件及絮凝体形态学特征
王广华 王晓昌 金鹏康
(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摘要 通过显微摄像仪对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
明,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混凝 pH为7~8,在低投药量时,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是主要的混凝机
理,在高投药量条件下,则是卷扫絮凝起主导作用。絮凝体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都随搅拌时间的延
长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在pH=7和 以PAC作为混凝剂的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最大粒径为
0.45mm,对应的分形维数约为 1.68。随着投药量的增大,絮凝体分形维数的变化较小,但絮凝体平
均粒径显著增加 。当投药量过高时,网扫絮凝作用下的絮体结构松散 ,抗剪切能力差,絮凝体分形维
数略有下降(1.6O),但絮凝体平均粒径减小明显,降至 0.25mm左右。
关键词 高岭土 形态学 絮凝体 分形维数
絮凝体的分形特征已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 800mL。混凝剂用聚氯化铝 (PAC)。混凝搅拌通
验结果得 以证实,分形构造反映了絮凝过程的随机 过深圳中润公司生产ZR3—6混凝试验搅拌机实现,
性 。对絮凝体的这种构造及其在混凝过程 中的变化 搅拌条件为:快速搅拌 200r/rain,持续时间1min;
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 慢速搅拌 2Or/min,持续时间 15min;然后静沉
混凝的本质和动力学原理,找出改变絮凝体构造、提 30min取样测定相关水质指标。
高其密度和沉降性能的操作控制方法。 1.3 电位分析
本文以高岭土悬浊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 快速搅拌 1min后取样 ,用Et本MacrotechNi-
摄影技术和图像分析法讨论了以PAC作为混凝剂 chion公司生产的ZC一2000 电位仪分析微粒子 }
时,高岭土悬浮颗粒的絮凝体形态学特征,研究了高 电位 。
岭土悬浮体系铝盐絮凝体的动态特征 。 1.4 絮凝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
1 试验部分 采集不同搅拌历时形成的絮凝体,并用蒸馏水
1.1 原水配制 稀释以防止图像分析过程中絮凝体进一步成长,各
试验用悬浊液采用 Et本和光公 司产高岭土 搅拌历时的絮凝体通过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产
(ASP170,平均粒径 0.55 m)配制。先将高岭土 XSZ—CTV型显微摄影系统采集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去离子水浸泡 24h,然后用浸泡后的高岭土加入 进行粒度和分形维数分析 。本研究所采用的分形维
去离子水配制原水 ,调整浊度为 10NTU,并加入 数计算方法是根据投影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确定絮凝
1.0mmol/L的NaHCO3以调节水中碱度和离子强 体的二维分形维数。
度 。温度控制在(25_--4-1)℃,pH调整为 7.0--4-0.05 2 结果与讨论
2.1 无机悬浮颗粒的最佳混凝条件
(意大利HANNA公司生产pH211精密酸度计)。
1.2 混凝条件 以PAC为混凝剂,pH分别在 5、6、7、8、9条件
下,进行浊度为 1ONTU 的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杯
?昆凝杯罐为边长 10CITI,高度为 15CITI的立方
体,距底部 5CITI处设有取样 口。混凝水样体积为 罐试验,考察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见图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OSCILLATION CRITERIA FOR ODD-ORDER DELAYED DIFFERENCE EQUATIONS.pdf
- OSCILLATION FOR A CLASS OF SECOND-ORDER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IMPULSES.pdf
- OSCILLATION OF SYSTEMS OF IMPULSIVE DELAY PARABOLIC EQUATIONS ABOU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pdf
- OSN成功实施PTC Windchill.pdf
- OSPF路由协议的攻击分析与安全防范.pdf
- OSSMO 2004区域加密报补充编报插件系统开发.pdf
- OsWAX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pdf
- OTC抗感冒药致精神障碍33例文献分析.pdf
- OTC药品可榨尽比较广告的价值.pdf
- OTE电台功放故障检修二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