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晶体取向对DD3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织构演变的影响
陈艳华12,姜传海H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大学,新疆,830046
镍基单晶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窄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经过吹沙、抛光、摩削、较形等工序,这会使叶片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层和残余应力,从而影响
叶片的性能。JuanC.Villegas¨1等研究了经过严重耀性变形镍基单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但目前,
探讨镍基高温合金塑性变形层织构演变的研究工作还十分有限。本文采用受控喷丸技术对不同取
1
向([100]、[110]、[11])的镍摹单晶高温合金样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利用ODF函数法研究了
不|一塑性变形量下织构的演变行为。
1.试验方法
9.6,Cr8.9,W
实验材料采用沿[ore]方向定向生长的DD3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成份(叭%)为co
6.6,Al4.3,Ti2。9,Ta3.4,Mo2.1,Ni余量。通过X射线测定单晶试样的取向,利用电火花切割出表
面方向分别为[001]、【110]、【111】的块状试样,分别编号为A、B、C。
利用气动式喷丸机分别对三种/fi同取向样品进行喷丸处理,喷丸参数为:气体压力2.94×105
mm,表面覆盖
Pa,喷丸介质为陶瓷弹丸,平均直径0.3mill,A型Almen试片饱和弧高约0.15
Al:Max.=24.77 A2:MaX.=20.68 率分别为80%、200%、400%,分
别编号为1、2、3。利用X.350A
型x射线应力仪及水平旋转工作
台完成喷丸样品极图数据的采
集。
2结果与讨论
图l为三种取向样品在不同
喷丸表面覆盖率F取向分布函数
的妒2=450截图,图中数字2代表
第2密度水平线,则据此可确定
出其它密度水平线。由图1可以
看出,喷丸样品A、B、C除各自
的原始织构外,主要的织构成分
图1不同喷丸覆盖率下,不I卅取向试样ODF截图(币2=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讯作者:姜传海,教授,博士,TelE—mail:bluedesert@sjtu.edu.cn
26
覆盖率为80%和200%时,不同取向DD3镍基单晶试样具有不同的织构分布;但当覆盖率达到
400%时,A3、B3、C3试样的主要织构成分趋于相同。这主要是因为,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的
表面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晶粒碎化,各晶粒取向经过亚稳取向G({01l}100)不断转向
C取向或B取向。
为了更好的理解喷丸对不同取向DD3镍基单晶合金织构的影响,通过ODF函数分别计算出
样品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