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与田地区沙尘暴气候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pdfVIP

南疆与田地区沙尘暴气候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疆和田地区沙尘暴气候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 刘海涛 (新疆和田地区气象台,和田,848000) 摘要 运用和田地区1960~2005年气象实测(沙尘暴、气温、降水等)、社会统计(统计局人 口、耕地面积、草地、森林等)、NCEP、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等资料,综合应用统计、气 候趋势、小波、突变等方法分析了和田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揭示了沙尘暴多发的地形 (貌)、大尺度环流背景、气候要素及人类社会活动等综合因素,并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分 析结果如下: (1)气候特征:和田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年均沙尘暴频数13-35天,地区最多 春、夏季沙尘暴占年沙尘暴的90.2%,在盆地热低压的影响下有53.1%的沙尘暴发生在午后 18点至夜里2点,仅20时占到15.3%;46年来和田地区沙尘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趋 势系数为_0.82,下降率为4.4d/lOa,各年代中60、80、90年代为下降、减少趋势,减少率分 别为9.9、7.9、4.6d/lOa,70、21世纪lO年代呈现上升、增加趋势,增加率分别为1.0、 1.4d/lOa,地区各代表站46a一致呈下降、减少变化趋势,依次为皮山(一7.2d/lOa)、和田 在80年代中期即1987,1988年发生显著减少性突变。小波周期显示地区沙尘暴存在着明显 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变化,且年代际尺度信号明显较年际尺度信号强烈,年代际振荡贯穿整 个低频段,准周期随年代逐渐呈现出由25年向22年缩短的特点,年际尺度振荡未占满整个高 频段,准7-3年的振荡周期在三个不同时段上表现不尽相同。 (2)综合成因:除北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提供了富足的沙源、地形地貌形成了固有 的“盆地效应”外,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气候变化影响是最主要的两大外因。地形地貌: 受“三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阻隔的影响,西来暖湿气流难以到达盆地南部, 导致常年降水偏少、蒸发大、大气极度干燥,进而植被稀少、地表沙化、裸露,生态环境恶 化,春、夏冷空气活跃季节在天山阻隔梯度加大或蒙古冷高压作用下,无论是来自东、西部 的弱冷空气还是东、西、中部的强冷空气入侵塔里木盆地,都分别会在和田地区的和田一于田 一民丰一带形成辐合上升区,4-5级的风就能扬起沙尘并引发局地的沙尘暴。社会生产:入 是自然社会的主体,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改造(变)身边环境,和田绿洲面积不足4%,有 效耕地面积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维持在224万亩,而人口确增加了104.37万人,其中农 村人口占到73.7%,每年人口还在以14.17‰的平均速度增长。庞大人口的增加,加速了社 会生产进程的同时,带来了过度开荒、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耗水等负面效应,人类大 规模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破坏式的索取而极不注重保护,撂荒、弃荒、盐渍化,草地、森林沙 化、退化,河流中下游断流现象非常严重,导致6080年代中期沙尘暴的频发,80年代中 后期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苏醒,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森林、 草原、水利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人类渐渐从掠夺、破坏式的生产活动转为生态保护型的 文明社会生产,沙尘暴频发的势头得以遏制,逐年显现出减少的态势。气候成因:气候诸多 要素是影响沙尘暴发生的重要外因,大气环流背景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年际和年变化,多沙尘 暴年欧亚为人范围负距平,负距平区强中心北伸到檄地,乌拉尔山一中亚一新疆往往在次强 负距平区中,代表低值系统的负距平区直接控制新疆且不断能得到来自极地冷空气的补充, 从而导致沙尘暴频发;代表气候变化的大风日数、极涡嘶积(强度)、。、P均风速、副高北界 (脊线)、副高面积(强度)、经(纬)向环流、积雪日数、太阳黑子、降水、气(地)温等 22个可能影响因子,显著正相关的六个因子依次是大风日数、北半球极涡面积、亚洲极涡 面积、平均风速、亚洲极涡强度、北半球极涡强度,显著负相关的五个因子依次是地温、气 温、北半球副高面积、降水、北半球副高强度,以上十一个显著因子正、反或综合影响到和 田地区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其中,大风日数的减少使得和田地区产生沙尘暴天气的动力条件 大为减弱,是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减少的一大成因;地温、气温越高,沙尘暴日数就越少,而 地温、气温越低,沙尘暴日数就越多,地温、气温变化相对稳定,沙尘暴日数变化相对也表现 的较稳定;降水量、积雪日数偏少的年份(代)对应沙尘暴呈现出偏多,反之,降水量、积雪日 数偏多的年份(代)对应沙尘暴呈现出偏少,降水量、积雪日数同时偏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