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经典方法——熟读+临证+访师+思考.pdfVIP

读好经典方法——熟读+临证+访师+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皆讹为“搏”。解放后《金匮要略》排印版,亦将俗体“手+尊”字讹为“搏”。1956年一 些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伤寒论》《金匮要略》讲义陆续写成,凡“搏”皆讹为“搏”,于是 积非成是,积习生常,今天《伤寒论》《金匮要略》之铅字排印本及电脑录入本无一不作“搏”。 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收入由笔者及郝万山教授整理的白文 本《伤寒论》,肯定了笔者的学术见解,将《伤寒论》有关“搏”字改为简体“抟”字,纠 正了长期沿袭的错讹。 (参考文献从略) (附注:笔者不会电脑造字,所以“搏”之俗体只好用“于+尊”表示,本文如蒙刊用, 请将“于+軎”这个形体改造成~个完整的字,即删掉中间的“+”号。) 读好经典的方法 ——熟读临证访师思考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十生导师,校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 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经典著作示范教学项目《伤寒论》主讲人,全国优秀临床 人才培养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音乐治 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山 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等主讲嘉宾。多次应邀到法国、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及大陆多省市讲学交流,推动了海内外中医界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潮。 著有《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伤寒论理论与临床》(台湾)。主编有《伤寒论理论与实践》(全 国研究生十一五规划教材)及《伤寒论选读》(本科教材)等12部著作,合作编写14部著 作,发表论文70余篇。 熟读经典是中医I临床家成才的必由之路。 多临证,访明师,勤思考,是读好经典的重要途径。 经典文字古奥,义理幽深,纸上谈兵,难以有真切体会。 明师指点,常能豁然开朗,事半功倍。 深入思考,才能融会贯通,真正理解。 一、十枣汤中用大枣 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之若别 大陷胸丸之用白蜜 调胃承气汤之用甘草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三一承气汤,大承气汤加甘草,以生姜为引,作用 为泻火解毒。 肺部感染和脑外伤的治疗举例。 二、栀子豉汤治热喘 栀子豉汤原本治疗热郁胸膈证 证见心烦不得眠,若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憔,或兼见胸中滞,心中结痛,但头汗出 等。 为无形邪热留扰胸膈,蕴郁心胸,郁热扰心所至。 宋孝志老师用其治疗热喘,是抓病机活用经方的示范。 三、柴桂汤证之疑问 1、组成和方义 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二方用量的1/2相合。两方都有的药物,只取一方中该药剂量的二分 之一。和解少阳,畅达气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2、仲景用柴胡桂枝汤 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 枝汤主之。 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四、大柴胡汤证之思考 l、组成和方义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 若不加,恐不为人柴胡汤。 和解少阳,清泻里实。 及仲景用大柴胡汤 ①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104)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36) ②少阳胆腑热实证 胆热伤津,炼液成实,邪热与胆腑精汁相结,而成胆腑热实之证。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 伤寒发热,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心烦和郁郁微烦:由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心烦变成郁郁微烦,是少刚郁热由弥散到内敛 的过程。 从经方的角度谈中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