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中药和新药研究的毒效关系优化.pdfVIP

毒性中药和新药研究的毒效关系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勿被假象所蒙蔽。 中风病与中风证:按传统,凡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者,皆为“中风”。 本人认为,上述表现只是“中风证”而非“中风病”。当然,上述表现无疑是中风病的最常见症状,但是,除 中风病之外,有些病证也有上述类似的临床表现。真正的“中风病”应该是急性脑血管病,是脑动脉阻塞 或破裂出血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仅见一过性昏 厥或躁狂,或眩晕,或头痛,或语言不利,或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中风病的病期一般为半年,分急性期、缓 解期、恢复期;病程中有反复再发的倾向。中风病在其病程的各期中,都有比较严密的救治程序,按照这 些程序救治,可以明显降低中风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中风证”病人中,属“中风病”者当占大部。少数非中风病者,他们只是证侯酷似中风而已,若按中 风病诊疗常规治疗,就会延误疴晴。因为“中风证”除包括急性脑血管病之中风病外,还包含有颅内占位 性病变、脑囊虫病、脑脓肿等等所引起的脑损害。过去由于时代的局限无法甄别,现在借助高科技已认识 了中风病的本质。我们就应对“中风证”进行CT、MRI等检查确诊,是中风病就按中风诊疗常规处理,以 发挥中医对中风病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对不属中风病的,则选择另外的针对性治疗,以免耽误病 情。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辨证论治”问题中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 是辨证论治的表面现象,现在要解决的是同“证”同“治”而疗效为何不同的问题。个人的看法是:辨证论 治并非诊病时把证辨出来就“大功告成”,还需进一步鉴别这个证是出自何病?它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证”与“病”是否重叠?证与病重叠(比如风热表证出自感冒病、中风证出自中风病)的,这种证就是病之 本,称为“本质证”,治之就是治本,若立法选方遣药正确,疗效就有保证。证与病分离的,如肺炎前驱症 状出现的风热表证,这证只是发病过程中出现的或然表现(称为“或然证”、“路过证”),治之充其量只能 暂时减轻症状,很难遏制病情的进展。故此要求现代的中医师们,在中医基本功扎实的前提下,多掌握些 现代医学的诊疗知识,开阔视野,在临证中综合分析,灵活运用,以提高中医的辨治水平和临床疗效。 毒性中药与新药研究的毒效关系优化 广州市中医医院郭洁文 毒性中药的使用具有悠久历史背景,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把所收录的365种药物,按无毒、有 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其中下品就有125种,属“多毒”不可久服药物;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 纲目》中则载录毒性中药361种。目前对中药新药中所含毒性中药的研发包括有毒中药的毒效关系优化 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l研究背景 1.1 国外报道 德国曾报道长期服用大黄可致结肠癌病变,随后某些欧洲国家限制使用大黄;而在比利时应用含马 兜铃酸的广防己等中草药进行减肥,会诱发泌尿系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和致癌;香港近年曾抽查42种 市面销售的减肥中药,发现其中的22种配方内含有刺激性泻下成分“蒽醌”,认为若长期过量服用之,轻 则造成肠道依赖药物才能排便,重则导致肝损害甚至死亡。 and healthcare 2006年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edicinesproductsregulatoryagency,MHRA)宣 称,发现5起中国传统中药产生严重副作用,如心脏疾病和肝功能损伤等,与往年同期比较,仅上半年发 45 生数量就增加了4倍;而“复方芦荟胶囊”因汞含量超标11.7万倍也受到严厉调查,并因某些人使用后出 现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封杀了中药何首乌进口。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资料表明与中药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近8年累计达2546例。 近年来对中成药毒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尤以中成药引发的肝损害比例报道最多,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雷公藤多苷片就有多起该药引起肝损伤的报道;某些中成药还可导致肾损害,如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 丸、天王补心丹、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再造丸、大活络丹、紫雪丹等;中药注射剂中清开灵、双黄连、刺 五加、穿琥宁、复方丹参、脉络宁也曾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