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事法律文本的句法特征与汉英翻译策略选择
摘要:刑事诉讼翻译是将语言转化为刑事证据的关键环节,诉讼文本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证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而刑事法律语言自成体系,有其鲜明的句法特点,深谙这些句法特点,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时从容自信地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而精准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保障刑事案件证据的可采性。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律文本句法;翻译策略
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语言是法律的载体,法律不能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所有的应用文体,以法律和语言的结合最为紧密,其对社会实践的影响也最为广泛。法律语言,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自成体系,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上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鲜明特点,而这其中又以刑事法律语言的翻译最能体现诉讼英语的特征。
“所有的翻译都是一种解释,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①刑事诉讼中的翻译绝非仅仅是对语言种类进行的单纯转换活动,而是将某种语言转化为刑事证据的关键环节,诉讼文本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证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并最终影响预防和指控犯罪的效果。当前诉讼翻译制度尚存聘请程序随意、翻译操作过程混乱等诸多不足,且当前通晓法律的翻译人员寥若晨星,诉讼翻译专业化水平较为低下,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度不高或难辨真伪的翻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事案件的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错案的发生。②本文就以刑事法律文本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句法特点的分析,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人对己有所启发,对涉外刑事案件的办理有所裨益。
一 、陈述句为基本句型及其翻译中情态词的选择
从句式句类选择上看,汉语法律文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祈使句和陈述句,而绝不使用感叹句和疑问句。陈述句式又以在刑事法律中的使用最为显著,从而构成了刑事法律语言的基本句型。用陈述句表述法律规范清晰明了,同时不掺杂个人情感意志,给人印象客观公正。如《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eath sentences shall be subject to approval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③
在法律语言的翻译实践中,单就句型句类而言,陈述句并无翻译上的困难,需要分析的倒是陈述句式中常见的情态词的翻译。刑事法律文本中出现的情态词有“应当”(有时省略,如上述例句)“不得”“不”“不能”“可以”。其中“应当”所在条款属义务性规范,用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对它的翻译一般用shall ,以与第三人称连用,表示命令、义务、职责等,如《刑法》第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The amount of any fine imposed shall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rime);“不得”“不”“不能”所在条款为禁止性规范,是规定法律主体不得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对它的翻译常用 shall not 、may not或者no … shall,如《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The death penalty shall not be imposed on persons who have not reached the age of 18 at the time the crime committed or on women who are pregnant at the time of trial),又如《刑法》第七十九条“……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no punishment shall be commuted without going through legal procedure);〖JP2〗“可以”所在条款为授权性规范,即授予法律主体可以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对它的翻译一般用may,如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During a trial, the defendant may refuse to have his defender continue to defend him and may entrust his defense to another defender.)〖JP〗
二、汉语无主语句现象与翻译中的“增”、“调”方法
汉语属意合性语言,其词句间的衔接过渡等依靠词句间所含意义的逻辑关系即可实现,并不苛求形式层面的公正严谨,因而汉语语言简洁浓缩,多有省略替代现象,同时国人重直觉和主观表达的思维特点也使汉语中主动语态的使用最为频繁。相应地,这一现象体现在立法语言中就是无主语句的频繁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3∕T 5769-2023 钢丝编织隔离栅应用技术导则.pdf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细则.docx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总结.docx VIP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测量.ppt VIP
- 2024年9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pdf
- (正式版)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ocx VIP
-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VIP
- 顺河场镇中心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方案.doc VIP
- 【国家标准】GBT 20828-2015 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