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起航】2012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9 考点过关1 .doc
专题九 考点过关(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200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暮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道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蟹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是理解“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在论述类文本中,多考查概念的属性和外延,即从概念性质出发向外引申所关联的现象或事物或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本题即属于此类。原文对概念的说明分散在文章的各处,要找到这些句子并与原文仔细对照。C项原文中说“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主要功能应该有两种。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书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2.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山东威海高考语文模拟[ 高考].doc
- 2014年新课标1高考预测卷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新课标1高考预测卷 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新课标1高考预测卷 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1 东西方古代政治(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2 中国近代政治(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4 世界近代政治(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5 世界现代政治(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高考].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06 东西方古代经济(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
- 【名师起航】2012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9 考点过关2 .doc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一课 走近细胞.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七课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三课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九课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二课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细胞中的无机物.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五课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八课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六课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ppt
- 【名师锦囊】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十一课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