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
0年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及给(污)水厂运行管理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黄浦江水源臭氧预氧化的应用研究
朱洁1,张东2,陈洪斌1,张群3,丁李刚3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92;2上海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
司,上海200092;3上海市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200127)
摘要:利用小试和生产性试验讨论了预臭氧取代预氯化在黄浦江水源水厂净化中的应用
和生物风险。研究表明,臭氧预氧化对平流式沉淀系统和ACTIFLO高效澄清池系统均有促进混
到较好的澄清效果,砂滤池出水的浊度低于0.10NTU,出水锰含量可降至痕量。生产性装置运行
发现,水厂预臭氧后春夏季在澄清池和滤池发现较大型的后生动物,且藻类大量生长,对饮用
水构成潜在生物风险。
关键词: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颗粒数;后生动物
我国大多数水厂的前处理投加氯或高锰酸钾预氧化。既可氧化部分有机物,还能够提高混凝沉
淀的效果,改善和提高饮用水水剧1‘21。近年来,臭氧预氧化在国内水厂的应用越来越多,以改善
饮用水的感官指标、助凝、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等[3一。此外,臭氧还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三氯
甲烷(THM)前驱物质去除、除臭、除色和病原性寄生虫(如贾第虫、隐孢子虫)去除。上海某
水厂以黄浦江上游原水为供水水源,其常规净化装置包括两组: “平流式沉淀池+石英砂过滤
开始运行,又称新系统)。随着深度处理工程的投产运行,原水的预氧化由预臭氧代替预氯化。
为确定适宜的预臭氧投加量及其对常规处理的影响,分别利用小试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臭氧预
氧化的作用、助凝作用、对两种常规净水工艺的混凝剂投加策略、和对后续净化单元的影响等,
从而为生产性装置提供可行的运行参数和调控策略。
1方法与材料
1.1原水的水质
为0。13~0.18;CODM。为5。5~7.3mg/L,平均为6.4mg/L。pH为7.3左右。
1.2研究方法
(1)小试模拟试验:在三个体积为5.0L的容器中各倒入4.0L原水,分别通入臭氧的浓度为
O.5mg/L、O.8mg/L、1.5mg/L,待反应完全斤静置半小时,取样测定原水的浊度、pH、总锰、
UV2补CODM。;经过预臭氧后的原水开展混凝沉淀实验,其混合、反应和沉淀的时间及搅拌强
度与生产性装置相同,各参数见表1,所用混凝剂为PAC,投加浓度为30~50mg/L。取样测定上
基金项目:国家水专项课题资助(2008ZX07421-002)
..337..
2010年水处理新技术新T艺及给(污)水厂运行管理高级石J『讨会论文集
统)和平流式沉淀系统(老系统)的混凝工艺的参数见表l。
表1烧杯试验模拟新系统混凝工艺的参数
新系统 老系统
阶段
转速(rml投加药剂 时间(min)转速(rm)投加药剂 时间(min)
l 混凝 220 PAC 2 200 PAC 0.2
微砂或【旦|流
2 絮体成长 220 1.5/2.5 120 3
污泥,PAM
3 絮体熟化 140 8 80 4.3
4 沉淀,搅拌 0 3 35 8.3
5 沉淀 10
注:混凝、絮体成长和絮体熟化三阶段的转速根据生产性装置的运行参数计算而得。
(2)生产性试验:原水进入厂区时首先在静态混合器前端与臭氧混合,然后进入接触反应
池停留7.8min后再分两路分别进入新系统和老系统,经过混凝、沉淀/澄清单元后再进入砂滤池。
分别利用在线监测和取样等方法考察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比较臭氧投加前后常规净化系统
的变化状况。
1.3分析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高效开采技术.doc
- 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课件.pptx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doc
- 化工常用阀门介绍.doc VIP
- 新仁爱科普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t's be friend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分类汇编.docx
- 香港街头最不缺的就是美女,来自世界各地.pdf VIP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分类汇编.docx
- 2024年考务人员培训系统考试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