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厌恶到惺惺相惜:谷歌风云初起双雄会
“我们俩都有些令对方厌恶”。
谢尔盖?布林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曾这样回忆他与拉里?佩奇的首次相遇。未来的两位谷歌创始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差。
持锤者
“员工应保护自己不受公司伤害。我至今还保留祖父留给我的锤子。从那时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两代人,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我想我们的员工没有哪个人需要带这样的武器上班。至少我希望他们不用这样。但这是两代人之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人越快乐工作,效率就越高,这是常识。”这是拉里成名后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所说的一段话,他说自己对员工的仁慈之心可以追溯至祖父当年参加汽车产业工人罢工示威的那个腐朽时代。
1973年3月26日,拉里?佩奇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少年拉里喜欢举着那把祖父留下来的铁锤,在家里走来走去,似乎在找一个适合敲碎的对象。
不过,他没有砸碎家里的电器,但结果也好不到那里去,他用一把哥哥给的螺丝刀,把家里能找到的电器给拆了个遍,但无法将它们都装好。
这个故事好像是介绍硅谷天才少年的通用版本,譬如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也被描写为趁父母不在家,把家中的苹果电脑给拆了的孩子。
多年以后,拉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确实这样干了,并惹得父母不悦,不过他解释说并不是不能将它们装好,“我只是没装。”
拉里的父亲是一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把数学和计算天赋传给了拉里。“我很幸运,父亲是一位计算机科学教授,这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而言是非比寻常的。”拉里说,“我们幸运地在1978年就拥有了我们的第一台家庭电脑。它体积庞大,而且非常昂贵,在买了它之后,我们家的伙食水平下降了不少。”
拉里12岁时读到了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他被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所震撼。尼古拉是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同时代的发明家,他当时拥有了与爱迪生不相上下的系列重大发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财富和名望,最终在贫穷和痛苦中悲惨死去。
拉里后来说:“你也许能发明世界上出色的东西,但假如你仅仅是发明了它们,这并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我认为这很悲哀。你可以设想,如果尼古拉在做生意和交际方面哪怕多一些技巧,他也许会收获更多。”
有些内向的拉里可能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因此努力地做一些拓展社交能力的事情,譬如在上大学时,主动担任了学生会会长。励志大师戴尔?肯耐基说过:“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并争取成功。”
在学习工程学的同时,拉里还有意识地选修商业课程,“我意识到我会发明一些东西,而且我也想改变世界。但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要让这项技术被人们所采用。也许从12岁时,我就知道我最终要创办一家公司。”
对拉里影响很深的还有一本书:唐纳德?A?诺尔曼的《设计心理学》。他称这本书让他受益收获颇丰,并进而确立了同顾客打交道的方式,“永远认为顾客或用户是对的,将打造一个顾客使用自然的系统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良好的态度。”
1995年3月,拉里进入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能够进入斯坦福大学,我简直太激动了。要实现那样的抱负(指创业)没有比斯坦福更好的地方了,我一直都向往硅谷。”他曾这样对《搜》一书的作者约翰?巴特尔说。
在斯坦福,拉里遇到了谢尔盖?布林。
跳水与撬锁高手
作为老生,谢尔盖志愿带新生利用周末时间熟悉校园,而初来乍到的拉里对斯坦福大学的环境很不适应,“一开始一切都令人恐慌。我总是在不停地抱怨。”他喋喋不休的怨言让谢尔盖很反感。
但随后两人成为了朋友,他们不像校园里的大部分学生那样喜欢读小说、看电影或听音乐会。有些学生为了日后进入美国的所谓上流社会而热衷于练习打高尔夫,而他们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不是一种好运动,纯属瞎耽误工夫。“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福特这样说过。
拉里和谢尔盖最喜欢干的是就是参加各种科技展览会,并对各种又新又酷的技术提出刨根问底式的问题。他们还喜欢上网,谢尔盖称,“当我们浏览互联网时,我们没有去看星座运势,也没有加入交友网站。我们感兴趣的是搜索那些能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信息”。
在两人交往过程中,谢尔盖独特的身世逐渐为拉里所知。
谢尔盖1973年出生于莫斯科,随后年幼的他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早年他们一家生活艰难,谢尔盖曾在接受《国土报》采访时说,“(苦难)当然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的家人在俄罗斯遇到了许多的挑战……我认为那恰好给了我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视角。”
进入美国后,谢尔盖一家起初的生活也不好。谢尔盖说:“我认为缝缝补补和过日子很重要……只有历尽艰辛才能生存兴旺发达。”
随着谢尔盖的父亲成为马里兰大学的统计学教授,他们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1982年,9岁的谢尔盖拥有了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