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鲜切菜的品质变化及品质控制.pdf
第28卷第6期 武 汉 商 学 院 学 报 V0l_28 No.6
2014年 l2月 JOURNAL OFWUHAN BUSINESSUNIVERSITY Deeember2014
鲜切菜的品质变化及品质控制※
董红兵 王辉亚 李 斌
(1、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本文阐述了鲜切菜的品质变化以及品质控制,从褐变、风味变化、失重变软、营养物质的损失、腐
败变质等分析了品质变化的原因,并且从选料、加工工艺和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品质控制,最后展望了鲜切菜
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鲜切菜 ;品质变化;品质控制
中图分类号:TS2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55(2014)06—0091—03
鲜切菜又称为切割蔬菜,也称最少加工蔬菜、半 应 的发生。
加工蔬菜等等,它是指新鲜蔬菜经过一定的工序(分 (二)鲜切莱风味的变化
级、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处理后,其 蔬菜由于含有各种不同的芳香物质而具有不同
物理形状发生改变,但新鲜状态仍保持的蔬菜及其 的香味,决定着蔬菜的品质。芳香物质是一种挥发性
制品,可供消费者直接加工使用的一种新型蔬菜制 物质,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和萜类等化合物,
品。lR【1鲜切菜因具有营养、安全、方便等优点,深受 这些芳香物质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
人们青睐,近年来,市场销售量快速增加,但鲜切菜 减少,影响蔬菜品质;而挥发的芳香物质不断积累又
由于经过清洗、整修、去皮、切分等特殊的加工过程, 具有催熟作用,这样就加快了蔬菜变质。另外,在蔬
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其品质容易发生变化,甚至腐败 菜鲜切过程中,造成水溶性营养成分或香气成分流
变质。因此,找出鲜切菜品质变化的原因,选择适当 失,再加上贮藏温度、光线等不利因素影响,使蔬菜
的保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味发生改变 ,如糖酸 比发生改变,风味就会变淡,
一
、 鲜切菜的品质变化 蔬菜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
(一)鲜切菜的褐变 (三)鲜切菜失重变软现象
褐变是鲜切菜中非常容易发生的现象,褐变从 蔬菜水分含量的多少是蔬菜新鲜度的重要指
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即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非酶 标,而蔬菜外观饱满新鲜,组织坚挺、脆嫩、具有光泽
褐变,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酶参与的,由各种非酶因素 且富有弹性是我们选择蔬菜的依据。新鲜蔬菜的含
引起的褐变;酶促褐变主要是蔬菜组织中的酚类物 水量是一般为65—95%t4~,鲜切菜 由于组织结构遭到
质在空气和多酚氧化酶的共同作用下被氧化成醌 破坏,容易失水萎蔫,加之各种微生物的侵入,极易
类 ,醌类再聚合生成褐色物质,从而导致变色的现 造成腐烂变质现象。再就是果蔬中的果胶物质常常
象,这就是酶促褐变。鲜切菜褐变以酶促褐变为主。 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正常情况
一 般认为,鲜切加工导致蔬菜组织结构被破坏,暴露 下,它们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较紧密 ,硬度 、质
空气中,使酚类物质与酶相互接触,产生酶促褐变而 地较好。鲜切菜 由于暴露于空气中,原果胶变成果胶
变色。另外,鲜切加工促进了鲜切组织中酚类化合物 酸而失去粘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开,使细胞失
增多,增强了鲜切组织的褐变敏感性f3】,加速褐变反 去粘着力,质地较差,果实变软。常见的例子,比如胡
※基金项 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项 目编号:2011A054)阶段性成果。
收稿 日期:2014—11-0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