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西罐子窑地区叠加变形及其对铅锌矿床的控制作用.pdf
2014年 31卷 贵 州 地 质 Vo1.31No.4fTo1.121)2014
第 4期 (总第 121期) GUIZH0U GEOL0GY · 241 ·
黔西罐子窑地区叠加变形及其对
铅锌矿床的控制作用
张德明h ,何 良伦 ,曾广乾h,杨坤光h¨,戴传 固 ,张 慧
(1.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a.地球科学学院.b.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05;3.贵州省地矿局 113地质大队,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 要]黔西罐子窑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自中生代进入板 内发展阶段之后,发生了多期
次复杂构造叠加变形。第一期变形 (早燕山期:J一K)以自东向西挤压收缩为主,形成了近南
北向的褶皱与断层构造体系,发育褶皱轴面以东倾、断层以向西逆冲滑脱 占主导地位的变形特
征。中上泥盆统火烘组、榴江组泥灰岩和硅质、钙质粘土岩为重要滑脱面,滑脱层本身变形复
杂,其上部褶皱相对平滑开阔而下部褶皱相对紧闭。第二期变形(晚燕山期:K一E)以自北向南
挤压收缩为特点,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表现为早期近南北向褶皱发生枢纽倾伏、断层发生
张剪性活动,伴随多层次向南滑脱,在南部形成了轴面北倾的近东西向褶皱(局部倒转)和向南
逆冲的断层,并切割南北向构造 ,喜山早期使得断裂再次活动与调整。区内铅锌矿体分为两类
产出状态,一是顺层平缓产 出,明显受顺层滑脱与低角度断层控制 ;另一类是 陡倾产 出,受陡倾
张剪性断层控制。平缓者多形成于早、晚燕山期 ,而陡倾者多形成于构造转换期或喜山早期。
[关键词]滑脱作用;叠加变形;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罐子窑地区
[中图分类号]P618.42—43;P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14)04-0241一ll
黔西铅锌矿成矿区处于川一滇一黔成矿域东 不符。(2)叠加变形机制:据吴德超等(2003),黔
侧 ,罐子窑地区是黔西铅锌矿床最主要的成矿地 西南地区燕山一喜山期发生过4期褶皱,褶皱早
段,分布有罐子窑、格所及丁头山三大矿区(图 1、 晚顺序为 Nw—SN—Ew—NE j,该观点没有具
图2)。 体的野外证据,同时缺少对应力场转换及变形机
上世纪 5O年代以来,地质前辈们就在本区开 制的分析。结合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我们认为:
展 了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 ,取得了一些成果 ,由于 早燕山期 (J一K)以自东向西挤压收缩,形成了
研究区构造变形复杂,发育不同方向的褶皱和断 近南北 向构造 ,晚燕 山期 (K-E)以自北向南挤压
裂,同一构造不同部位变形方式和强度也极不协 收缩,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同时由于软弱层
调 。前人对黔西构造变形与成因主要有两种观 的滑脱与垭都一紫云断裂的调节作用,从而形成
点:(1)旋扭变形机制:该观点认为不同方 向的褶 了复杂变形特征,该认识与贵州境 内中生代 以来
皱是旋转扭动形成的,对于扭动方式 ,也有不同意 的区域变形相一致 。
见 ,周启永 (1991)认为是从 印支一燕 山期持续顺 前人对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区铅锌矿床 的研
时针扭动 ,陈学敏 (2009)认为是正、反扭动复 究,一致认为构造活动是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主
合构造 ,顺时针扭动形成NW 向构造 ,反时针扭动 导因素之一,并提出了构造分级控矿的规律,且大
形成NE向构造_2j。扭动机制强调的是一次或同 多铅锌矿主要在断裂带或断裂交汇部位富集,有
时扭动旋转,其问题是一没有很好地解释动力学 些则在不同方 向褶皱构造 的交汇部位 ’。此
来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