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的思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诺奖的思考.ppt

诺奖的思考 吴梦诗 理科1121 3110102413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在瑞典国家银行成立三百周年之际,该银行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奖项由来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经过几年的筹备,1900年6月,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首先,主观上缺乏那种强烈的攀登顶峰精神。有一位科学家说:“他就是要为获诺贝尔奖而奋斗。”可是那时候,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中,不可以有要为自己的某个目标而拼搏奋斗的想法,更不敢想要为获诺贝尔奖而奋斗,因为当时认为那是个人“名利思想”,是“白专道路”,没有把个人的成功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实际上,国家和民族的富强是建立在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成功的科学家越多,国家才越强大。要创新就有风险,需要巨大的胆量和勇气去承担风险。由于缺乏这种攀登顶峰精神,当遇到巨大的客观困难时,就没有勇气去顽强的拼搏奋斗。 诚然,得到诺奖是对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肯定,但拿不到诺奖的我们真的是一无是处么,难道所谓科技发达仅仅靠诺奖来评定吗? 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究竟何谓科技进步,何谓国家富强? 得到诺贝尔奖固然是锦上添花,得不到也不必孜孜以求,以致于自乱阵脚。 * 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维也纳妇女Sophie Hess,后来诺贝尔发现她和一位数学家私下交往甚密。对于他的女友和那位数学家私奔一事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生命的尽头诺贝尔还是个单身汉。也可能正是这件事让诺贝尔在叙述“诺贝尔基金会奖励章程”时把数学排除在外。 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诺贝尔16岁的时候就终止了公立中学的教育,也没有继续上大学,之后只是从一位优秀的俄罗斯有机化学家Zinin那里接受了一些私人教育。事实上,正是Zinin在1855年把诺贝尔的注意力引向硝酸甘油。诺贝尔不愧是一位19世纪典型的、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等数学的知识,其数学知识可能还不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率。而那时,也就是19世纪的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研究也一般不需要高等数学,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发生在诺贝尔去世以后。诺贝尔本人根本无法预见或想像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也不难理解。 在客观上,我们不够重视基础性研究。我们的科研政策是“以任务带学科”,在过去的年代里,“以任务带学科”确实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虽然这一政策并没有不支持基础研究的含义,但在强调任务带学科的同时忽视了与任务无直接关联的基础性研究。 一些国人特别是知识界,对中国人未能得到诺贝尔奖耿耿于怀,并看成中国学术界的悲哀。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想明白一个道理即可。诺贝尔奖是以西方准则设立的,非我族类不可得奖。试想一百多年来,得奖者大多为西方人,寥寥几个东方人也属融入西方一族。印度的泰戈尔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属于英语言文学的范畴。日本则是“脱亚入欧”后才屡次得奖。这次又有两三位日籍符合了诺奖标准。中国的科学家可以让飞船上天,经济保持持续强劲增长,可以产生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为何却没人能获诺贝尔奖。知识界百思不得其解,结论是,我们还有差距。当然要承认差距,但这并不是惟一的解释。 它是按西方价值体系建设起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