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生物学考专题复习(必修3).ppt
(2013学考)38.(8分)某同学为验证2,4-D对插枝生根的促进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同一迎春花植株上长势相同、部位相近、长度相同、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作为插枝,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每根插枝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插枝上的芽全部去除; ③将甲组插枝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枝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④每天观察、记录插枝上芽的数目。 请分析回答: (1)每组不选1根而选10根插枝的目的是 。 (2)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 。 (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 作用。 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 四、植物激素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生根、加速生长、抑制生长(人工合成对抗生长素的物质)、果实催熟、无籽果实发育、保鲜等。如喷洒______________引起无子番茄的形成,______________引起无子葡萄的形成,____________促进果实成熟,___________对农产品储存有保鲜作用。 (2)除草剂的应用:喷洒____________杀除双子叶植物类杂草。 某同学想探究一下适宜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长素溶液的浓度范围,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安排如下:Ⅰ.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蒸馏水、生长素溶液.Ⅱ.实验步骤:A.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00mg/L,10mg/L,0.1mg/L,lug/L,0.01ug/L)B.取5个试管编号,分别在1—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5种浓度不同的生长素溶液;C.在每个试管中各放入1粒小麦种子,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浸泡24小时;D.取5个培养皿编号1-5号,事先在培养皿中垫上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从1-5号试管中取出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摆放,盖上培养皿盖(不影响氧气的供应且氧气充足),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E.观察与收集数据?Ⅲ.分析与讨论问题1. 他的老师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有几处不严谨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列出3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若你是实验小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按实验目的要求,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测量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 高二生物学考专题复习(必修3)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激素调节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林贤芬 1 2 3 4 5 6 7 【教材实验情境再现】 结论: 推测: 1880年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1913年波森.詹森实验 结论: 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有某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传递到下面。 确实存在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8 9 10 11 12 13 【教材实验情景再现】 结论: 苗尖端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命名为:生长素 1926年温特实验 20世纪30年代,生物化学家和化学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一路走来…… 1880年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1913年波森.詹森实验 1926年温特实验 20世纪30年代,生物化学家和化学家确定生长素化学本质 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中前进的,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你有何感悟? 实验材料:带胚芽鞘的小麦幼苗,光源,锡箔纸,纸箱与带孔纸箱等。(请自选) 设计实验方案:(绘图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探究小麦幼苗是否具有向光性 【教材实验拓展】 检测反馈 (2014.1学考)用不透光的薄膜遮住小麦幼苗尖端以下部位,放在单测光下培养(如下图)。小麦幼苗将 A.不生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