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docVIP

【毕业设计、论文】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宜(宜昌)万(万州)铁路W9标段DK150+340~+590、DK151+570~+700、DK152+020~+175段高填方岩溶路基加固总长535米,宽约40米。属低山斜坡及岩溶槽谷地区,溶沟、溶槽发育,呈石牙状。岩溶发育,为串株状溶洞。山坡自然坡度0°~20°,相对高差约40米,植被发育,长有灌木、杂草,谷区内分布多个落水洞。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0~15.6m。T1j2灰岩、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弱风化,溶蚀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埋深较大,浅部仅含少量基岩裂隙水和表层土壤毛细水,层间见基岩裂隙水渗出,地下水较发育。设计对该段岩溶路基采用钻孔注浆加固处理。 2 小组成员 中铁十七局一公司宜万W9标段项目部QC小组,成立于2005年3月15日,小组向公司安质部注册时间为2005年3月20日。本小组成员2人,平均年龄25岁。 接受TQM教育平均98个小时以上。活动时间为2005年11月20日,活动实施记录由苏文东 、黄忠鑫负责编写。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文化程度 TQM教育 黄忠鑫 男 25 副总工 大学 100小时 苏文东 男 26 质检工程师 大学 96小时 3 选题理由 通过注浆,使浆液(水泥浆)填塞充填下伏灰岩的溶洞、溶槽、裂隙及上部土层隙、土洞,使其基本形成水平注浆帷幕。①封闭洼地间地下岩溶,落水洞及地表塌陷等不良地质发育,需进行基底加固处理;②切断降水或其所形成的地表水沿覆盖土层下渗的可能,有效降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时对上部土体的潜蚀和淘蚀能力,减少岩溶水和上部覆盖土层之间地下水的垂直联系,使深层地下水的升降变化不至于直接侵蚀上部土层,同时使得地基土层得到加固,从而起到了加固和稳定路基的作用。 4 加固原则 (1)注浆孔布置: 根据岩溶注浆图,注浆孔按线路中线及其左5m、右5m梅花型布置,在土石界面处压浆形成水平帷幕,封堵地下水通道,加固厚度一般为灰岩中6米。 (2)注浆孔深度:一般钻至完整基岩面以下6米,在6米内遇到溶洞,应钻至溶洞底板下1米终孔;遇到多层串珠状溶洞,终孔深度不超过25米。 (3)注浆厚度:按基岩面以上至基岩面以下6米为受浆范围;对存在土洞和基岩面以下溶洞发育地段,适当加大注浆层厚度及注浆量,以满足地基稳定为前提。 5 施工方案 5、1 施工组织及机具配备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设两个施工作业组:钻孔组和注浆组。钻孔组负责钻孔、清孔、固结等一系列工作,为注浆组提供前提条件。注浆组负责压水试验及压浆并处理除钻孔组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 施工用电接已有临时电力线,现场搭设材料棚,以堆放水泥及安置水泥浆搅拌站。工程用水采用自来水,修建临时水池一个。设备配置JB2型搅拌机一台,Gzjb型液压双液注浆泵一台,北京探矿机械厂Hy-100型钻机10台,水泵一台,及其他配套和辅助设备。 5、2 施工范围确定 为使岩溶路基得到确实有效的整治加固,在正式施工前, 按照设计注浆孔中20%先作为施工先导勘探孔,对该工点岩溶(含特殊地质)进行普查。做好钻孔原始记录,并进行钻孔岩芯取样和岩溶发育记录、统计,以便探查确认地质情况及制定注浆方案。 5、3 注浆试验及工艺参数 先导探察孔通过监理验证、设计院地质确认后,各段选择3%的孔数作现场 压水试验和注浆试验,以便合理选择压浆参数,包括注浆压力、压浆深度、浆液扩散半径、最佳注浆量、浆液配合比、凝结时间等以及确定施工工艺。 (1)浆液配制:以纯水泥砂浆为主,原则上用先稀后浓,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注浆顺序;先稀后浓,依吸浆情况逐步加浓浆液,配比控制在1:1~0.8:1;压浆压力应在0.1~0.3Mpa,岩土界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 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设计单孔注浆量2倍不见升压或吸浆量下降时,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或双液压浆措施。双液压浆时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之体积比1:0.08。 如遇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情况先灌注机制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腔进行充填,再采用粉煤灰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稀的水泥砂浆水灰比与注浆水灰比保持一致(0.8:1~1:1)、灰砂重量比采用1:3~1:6。注浆过程中应填写注浆记录表,并针对注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随时调整注浆方案。 6 施工技术 6.1工艺流程 注浆加固工艺流程图 6.2施工工艺 6.2.1 注浆孔定位放样 临时道路、供水管线、场地平整以及设备进场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现场注浆孔定位放样。放样前,应根据路基设计横断面图,注浆孔平面布置图,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并在现场用桩橛标定、编号。当地表、地下有障碍物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动孔位,移动范围不应大于0.5米。 6.2.2注浆孔钻孔 钻机进场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