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康复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疗仪(每台2个输出通道),8个表面电极放在下肢痉挛肌群的两端肌腱和拮抗肌肌腹给予电刺激,
每次20min。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30次。之后指导家长实施家庭康复治疗。治疗
前,治疗后的6周、12周、24周随访时进行以下评定:①综合痉挛量表(CSS),②粗大运动功能
motorfunctionclassification
周,能明显降低患儿下肢痉挛,提高其站立、步行功能和步行速度。
关键词经皮电神经刺激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痉挛
|
\/9岁重度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效果报道
…
李初阳 谢闽达 广卅Id,JL脑性瘫痪康复研究中心
小儿脑性瘫痪中,手足徐动型是治疗的难点,尤其是重度痉挛型加手足徐动型(heavy
andathtosis
spasticity HSA)。且年龄越大,康复难度越大,预后不佳。我中心近几年收治HAS
年长儿有一定的经验,现报道一典型病例的康复过程与效果,与同行分享。
资料与方法
一、病历摘要
x男,因“至今9岁,不能坐、站”于2004年4月20日入院。3岁在外院诊断为:脑性瘫痪,
曾予药物治疗,无效。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痉挛扭曲,不能平卧。安静时可抱在
怀里,兴奋时全身不自主运动,需2人才能控制住。能用目光和发声表示理解和愿望。面部见频繁
不自主动作,张口、舌半伸,流涎成线。发音含混不清,喝水易呛咳。仰卧位,能以头为支点,一
腿“搭桥”而翻身(图1)。俯卧位:头后仰向左侧回旋,双肩后伸、胸着床,将上肢摆在前方,可
弯反射阳性。浅反射存,深反射强阳性,踝阵挛 强阳性,
锥体束征阳性。立直反射阴性,降落伞反射阴性,平衡 图l 异常姿势
反射阴性。诊断:1.脑性瘫痪混合型(痉挛加手足徐动),四肢瘫n1,重度,重度构音障碍晗3,流涎
V级b1。2.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
二、康复过程和方法
第一次评估:(2004年4月20日)
主要障碍:原始反射残存;肌张力铅管样僵硬,全身扭曲,不自主运动;大关节挛缩。
118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康复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0分钟。力奥来素片2.5m
治疗计划:每天PT训练1次,每次3 g,3次/日。用具:木条床、
斜床、木箱凳、楔形垫、肘、膝绑带、踝足矫形器(AFO)、轮椅等。
运动疗法:(1)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原始反射,从头、肩、骨盆开始,控制全身;(2)促进抬
指导家庭康复训练:①缓慢被动活动四肢各大关节10分钟/次;②维持抱球姿势5~15分钟/次;③
维持卧位基本动作模式(见图2)5~15分钟/次;以上由亲属每天数次重复进行。④辅助下进食、
进饮。
图2卧位基本动作模式
第二次评估:(2004年9月28日)
专科检查:仰卧位头颈向一侧回旋,近90度,但不固定在左侧。翻身速度快,ATNR仍存;各
关节被动活动度增加,屈髋、屈膝减轻。四肢手足徐动样舞蹈,辅助下可坐木箱凳,可在多条绑带
固定下坐轮椅。
主要障碍:肌张力高;流涎;舞蹈样动作。
m
治疗计划:安坦片0.5mg渐增至1mg,每日3次。力奥来素片5g渐增至lOmg,每日3
次。主要用具除前述外,增加梯背架、平行杠、平衡板、阶梯等。
运动疗法:(1)抑制ATNR,促进双上肢中线位活动;(2)应用压迫、叩击,刺激本体感觉和皮肤感
觉,负重训练,四肢末端绑扎沙袋;(3)按摩,改善痉挛肌肉的流变学;(4)促进上肢的主动运动及用
拳套帮助双手抓握固定;(5)促通卧位、坐位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6)指导家庭
康复训练:①②③同前;④维持坐位基本动作模式(见图2)5~15分钟/次;⑤辅助下手抓物、支
撑、手眼协调练习。重复数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