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极性能对点焊电极端面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舟
昊志生单平胡绳荪廉金瑞李宝清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了锡合金点焊温度场及电极导电导热性能对电极蟥面温度的影响·
铝合金点焊电极蝤面温度是点焊过程温度场的一部分,为研究点焊电极螭面温度,建立了铝合金点焊过程力、
热、电耦合分析有限元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机仿真点焊过程温度场,研究铝合金点
焊电极端面温度的影响因素。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电极,工件接触面中心温度在第17ms达到铜
铝合金化温度548(2,在58ms达到最高温度577℃。但将电极电阻率降低二分之一、导热率提高一倍时,
电;l我/-r:件接触面中心温度在第57ms达到最高温度488C,点焊过程始终未达到铜铝合金化温度。电极导
电、导热性能对点焊温度场变化按律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电极,工件接触面温度。
关键词:铝合金点焊电极端面温度计算机仿真
0前言
铝及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业采用的主要轻质材料之一。在相同刚度和强度下,采用铝合金轿车车
身可以减少车体重量的60%左右Ⅲ。但铝合金点焊电极与铝合金工件问发生铜铝合金化反应。铜铝合
金化影响电极/工件界面间的产热,改变电极端面的电流分布,进而影响电极寿命及点焊质量馏1。
电极端面温度对电极端面的铜铝合金化反应具有决定性影响。若降低电极端面温度,则可抑制
电极端面的铜铝共晶反应。由于铝合金点焊过程较快,仅在几个周波内完成焊接,电极端面温度较
难测试。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铝合金点焊过程力、热、电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有限
元软件,计算机仿真点焊过程温度场,研究电极导电导热性能对铝合金点焊电极端面温度的影响,
为探索提高铝合金点焊电极寿命的新方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 铝合金点焊过程有限元模型
点焊计算机仿真涉及多因素、高度耦合和非线性等问题。为简化分析,计算机仿真将一些对求
解准确性影响较小的因素进行简化和假设:材料力学性能采用拉压同性的材料模式,材料硬化模式
为各向同性,流动准则采用V.Mises流动准则,金属熔化后力学性能简化为近似各向同性的不可压
缩体嘲;忽略工件与电极的电磁作用,不考虑电流趋表效应;忽略液态熔核区
流动;忽略接触面接触热阻;电极与工件表面辐射和对流散热用散热系数替代。
1.1点焊过程电势方程
电阻点焊过程基本方程包括描述电压分布的电势方程、描述温度分布的热传导方程和描述点焊
压力作用下的接触区域应力应变微分方程。根据电磁场理论f4】,给定电流时体内电压分布满足Laplace
方程。对于轴对称问题,体内电压分布规律用微分方程式为;
一a(石10r。型Or)+嘉型Or+鲁(去’警]-。mL几 /风·, 瑟L风良/
式中,,,z分别为圆柱坐标系中的径向和轴向坐标;U为电压,单位为v;p占为材料的电阻率,
单位为Q·m. ’
。嗣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州0
199
1.2点焊过程热传导微分方程
电阻点焊属于有内热源的瞬态传热问题,轴对称的热传导微方程为【5】:
鼢罚+手署+鲁(A‘OTl 01-国
计算机仿真采用热焓法处理相变潜热,工件求解区域的热传导微分方程为:
杀p等)+告警+丢(A警)+吼=等④
q,为单位体积内的产热率,单位为w/m3:A为导热系数,单位为W/(m·℃);p为密度,单位为
酬;G为比热,单位为J/(Kg·℃)。
1.3点焊过程应力应变微分方程
点焊过程应力应变分析属于具有较大变形的热弹塑性接触问题,点焊过程力学分析要考虑温度因素。
根据有关文献【6】方法推导,应力应变关系式为:
如}=阪融}一鼢))+‰)(4)
阪】=阻】一晚】=fDt卜南和№)r;(5)
扣、j =
3一GG一十
船f0如 嚣 0
(7)
强(_J = (8)
g一+
萏竺州1lO 鲁两佃l^
式中,{d
P、{d占疗分别为全应变、热应变增量。嘲为弹性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