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贝类与其他动物养殖技术 l 17
壳长91
22 d附着,这时壳长240
Ixm。第15~18 lrm,足伸出频繁,鳃原基出现。270“m时面盘退
化,不能游动,用足在池底爬行。320
I.zm时水管及次生壳出现。
三、小结
菲律宾蛤仔大批产卵时间是6月1013,水温为2212。繁殖季节6_8月,每次产卵间隔
时间为20
d左右。本次育苗用种贝50kg,产卵22亿粒,选出D形11亿粒,培育出双水管
幼虫9.3亿粒。从D形到双水管幼虫出池成活率为84%。幼体培育密度在附着前13~20
个/mL为宜,成活率可达到90%。附着时密度3~5个/mL为宜,成活率可达到90%。附着
基选择沙粒为30目为宜。饵料以混合投喂叉鞭金藻、小球藻,体积比1:1为宜。换水采取
隔日倒池为好。
四、讨论
(1)饵料:菲律宾蛤仔育苗在刚开1:3时,选择小球藻、叉鞭金藻,体积比1:1,混合投喂为
宜,刚开【J第一天,胃中基本都是小球藻,第二天才开始吃叉鞭金藻,刚开1:3有适宜饵料吃,
能提高幼体成活率。使苗体质健壮。且混合投饵营养全面。
(2)换水:换水采取隔日倒池法,是参照了英国贝类育苗方法。用此法可多茬育苗且稳
定,避免每日换水时对苗造成损伤及不彻底交换水质的问题,使病害不易发生,并可节约
饵料。
(3)沙粒大小:以往贝类育苗铺沙都选用80目沙,经过本次不同沙粒对比实验,结果是
30目比80目沙更好。浮游幼体附着快,池底没有H2S产生,细菌不易滋生。
五、发展前途展望
苗技术的成功,能保证稳定的苗种供应,解决了该项目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使菲律宾蛤
仔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
杜尚昆
第二节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生长发育的比较
以往人们认为,菲律宾蛤仔壳面颜色和花纹杂乱无章,没有规律。但据闫喜武‘1-31对
菲律宾蛤仔壳色的研究中发现,蛤仔壳色和壳面花纹特征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同时
不同壳色和壳面花纹的蛤仔生物学特征(生长和存活)也存在差异。菲律宾蛤仔具有不
同的壳色,在对菲律宾蛤仔大连群体的研究中发现,斑马蛤在天然群体中约占0.25%,
海洋红约占0.43%,两道红约占0.92%。因此,通过纯化等手段定向选育出壳面颜色美
118 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观又具有优良性状的壳色品系,对于丰富菲律宾蛤仔养殖品种,提升其商品价值无疑具
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菲律宾蛤仔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有大量的研究。对不同壳色的菲律宾蛤仔
生长发育比较的研究有菲律宾蛤仔莆田群体两个壳色品系生长发育的比较,闫喜武【1J。郑
怀平等M1对不同壳色海湾扇贝家系的建立和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Mattoccia等帕。用电泳分
析法和多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意大利菲律宾蛤仔5个天然群体和4个养殖群体的形态学变
化,庄启谦¨1对中国沿海3个菲律宾蛤仔群体形态学和南北方群体繁殖期进行了比较,刘
仁沿等’对中国沿海6个菲律宾蛤仔群体形态性状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Peignon
等旧1对菲律宾蛤仔壳色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等。此项实验,旨在为菲律宾蛤仔优良壳色
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壳色美观,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的品种规模生产,从而丰富
菲律宾蛤仔的壳色,缩短养殖周期,降低产业风险,大幅度的提高其商品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取自大连庄河海Ⅸ养成的F:代斑马蛤、海洋红、波纹蛤及海洋红F。与斑马蛤F。的杂交
种一红斑马蛤各70个,作为繁殖个体;再从天然群体中随机抽取70个混合壳色个体作为
对照。幼体培育在100L白色塑料桶中进行,实验用水为沙滤海水。幼虫培育期间,水温
为16~21℃,盐度为28~29。
(二)实验方法
亲贝阴干刺激4h后,各组几乎同时产卵。密度为5~10个/mL,每组设3个重复。每
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100%。将300目筛绢网附于高60cm宽50em的网框上使用虹吸法
换水,为避免不同壳色的混杂每组换水后将网用淡水冲洗,每天投饵2次,饵料为金藻和小
球藻各50%。测量幼体或稚贝时,每次每个重复随机取30个。为了消除养殖密度的影响,
在幼虫期和稚贝饲养阶段定期对密度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题库及答案(最新版).docx
- 学生调换宿舍申请表(模板).pdf VIP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pdf VIP
-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第2课时 活动二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国开电大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doc VIP
- 钢管桩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docx VIP
- 湘教(2024)八上数学综合与实践:空瓶换汽水.pptx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试题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