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中学语文 ·大语文论坛 2008年第2期 总第 422期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 —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 中的无言之美
顾建芬
摘【 要】语文教材中留有不少 “无言之美”,分析这些 “无言之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领悟感受
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鉴赏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无言之美;艺术魅力;美学效果;审美创造
南宋严羽曾在 《沧浪诗话》中 “以禅喻诗”。用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
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和 “诗中妙境,每字能召唤弦上之音,空处余波 ,袅袅不绝”来
说明诗歌空灵冲淡的艺术境界,这让我想起唐代司空图提及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二《十四诗品》)。这份 “天地
有大美而不言”的宁静致远与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老先生阐述的“无言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作家眼中,自然山水即我性情,神思赋予山水,灵性跃乎笔端。但中国文人讲究 “师心造化”,并不是对景写
实,而是重在神会。不论容量有多大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将生活全部描写出来,只能采用以个别表现一般的方式。
来展示其 “以一当十”之艺术魅力。这种 “不全之全”也就是传统美学中所说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是浓尽必枯、一
览无余,而是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面对素文,隐约想见某种朦胧境界,此境既美好 ,又空远,如佳人在水一方,令
人追慕思念;似明月高悬空中,催人永存一段遐想。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无言之美不胜枚举。现就教材选文,择其一二,分析其美学效果。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宗白华曾在他的美学论著中以 诗《经 ·硕人》为例诠释古典文学中两种美的理想:错采镂金和初发芙蓉。“手如
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 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是 “镂金错采,雕绩满
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具有不可捉摸的空灵之美,如果少了这两句,那么前五句只会让人感到是庙里的观音
菩萨。有了这两句,才完成了一个如 “初 日芙蓉 。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确实如此,“清水出芙蓉”比之于 “镂金错采”
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别开生面的人物描写,林黛玉在小说中的第一次亮相,竟使曹雪芹感到了写实的困
惑和局限——难以使黛玉的美具体化,于是借鉴了国画中的写意手法 ,不像凤姐出场时浓墨重彩,对其服饰、容貌
一 一 作工笔细描,而是简笔勾勒其眉 目、体态:两弯 “似蹙非蹙冒烟眉”像轻烟一般 自然、舒卷、起伏、变幻,一双 “似
喜非喜含情目”交织着智慧和性灵之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使黛玉这一形象具备了空灵变幻的美和难以捉摸的态,给人以无限
的美的遐想,黛玉长什么样已不再重要了,透过这张简笔勾勒的画,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灵气、具有诗人气质和才
华的黛玉在纷飞的柳絮中袅袅走来……黛玉以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高洁征服了干百万读者的心。
文学创作 “要含蓄,不用直陈”,切忌太实太满,它应该辟有一块足以让读者想象和创造的天地。一个高明的作
家擅长于在作品中巧妙地营造一份 “空白”的美,给读者以无穷的遐思迩想。
(二)言在耳 目之 内,情寄八荒之表
有尽的艺术形象。须映在 “无尽”和 “永恒”的光辉之中。一切生灭相,都是 “永恒”和 “无尽”的象征。像音乐那样 ,
“止之于有穷 .流之于无止”。
柳宗元的 《愚溪诗序》中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 。锵鸣金石……以愚辞歌愚溪,则茫而不违 ,昏
作【者简介】顾建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届教育硕士。
· 54 ·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2期 总第422期 中学语文 ·大语文论坛
然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愚溪因我而愚,但其美质是无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