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中国古代造物之道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中国的设计师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时尚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都应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传统文化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不懈的努力,本文力求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哲学层面和民族精神层面上探究中国古代设计,为实现设计本土化寻找文化支撑。
关键词:古代设计;传统文化
现代产品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形态和功能的要求之外,还要具有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物的过程中,不仅要赋予器物外在的形式美,更要赋予其内在的精神美。当下中国社会虽然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已跻身于当代国际的经济文化秩序中,但传统文化却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蚕食。因此充分吸收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将民族文化与前沿的科学技术结合,综合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设计本土化主要的途径。研究中国古代造物之道,从思想的高度去认知古代的设计思想,了解传统文化观念的内涵,探索古人如何通过造型语言来传达思想观念。从而使我们在现代设计中能准确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质,最终达到使产品能够融合及体现深厚中国文化内涵和鲜明民族特色的目的。
一、遵从“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此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在创作时通常运用寄情于物,借物传情,以形表神,形神兼备的理念。在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影响下,中国的造物形式重“传神”而不重“写实”,重“表现”,而不重“再现”。
“制器尚象”语出《周易》爻辞,是主张将器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通过对自然物象外在的特征及内在神韵的模仿,使人们产生对自然的联想。“尚象”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其一“尚象”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再现。这种再现,不仅限于对事物外在形象的模拟,而且更着力于对事物内在精神的表现。其二“尚象”既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的认识过程,又是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创造的创作过程。这与道家“道法自然”、“象法天地”的说法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思想对于器物的象征寓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以玉为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玉在古代是君子道德的象征。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是与君子的品质最为相似,故以玉比德。《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类含五德者”,五德即指仁、义、礼、智、信。对玉的文化特质进行了基本的概括。后来又演变出“玉有九德、十一德”之说。同时玉也是天地之精,万物的主宰,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不同等级的人所执玉器不同,表明不同的身份属性,玉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设计亦如此,青铜器是古代的重器,其制作精良,气魄雄伟、以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作为奴隶主阶级宴享、祭祀祖先、记事耀功的礼器,非常人可以拥有,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再从器物纹饰的造型上看,中国的传统艺术,虽然在“形”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所蕴含的精神气质。龙、凤是中国传统造型的典型代表。龙作为虚构的艺术形象,提取不同动物的造型特征予以组合变化,不论在哪个朝代,或是威武狞厉,或是飘逸洒脱,都极富张力;而凤则是提取了凤鸟部分特征加以变化组合,超脱了表现对象的原有形式,使得纹样似鸟含云,神话了鸟的造型,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浪漫飘逸的气韵。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造物设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艺术特征。
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还体现在造物的形制上。《考工记》中关于车的设计与制作是这样说的:“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圆也,以象天也。轮之十三幅,象之日月。盖之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就是说以车盖和车厢的造型比喻“天圆地方”,以十三根条辐象征日月交替运动,以二十八条伞骨象征二十八星宿。车盖象征天,车厢象征地,人居其中,正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形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北京天坛为皇帝祭天之所,因为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为体现天之至尊,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处处见九,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把古人的宇宙观和在天文科学上取得的成果,巧妙的融入到了天坛的建筑之中,创造了一种天人和谐的完美意境,成为国内外建筑史上的杰出典范。
二、崇尚顺物自然、素朴质真的简约之美
顺应自然、反璞归真,提倡简约之美是中国古代设计所遵循的审美准则之一。庄子的自然朴素之美一直被古人视为美的典范,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认为凡事要求其天然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