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在鼻区外伤中的应用
贺长斌 朱 勇 陈 鹤 李 坤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 441000
鼻部外伤所导致的骨折一般X线平片即可作出诊断,但对鼻部的复合骨折,则不足以清晰显示,
再加上鼻部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因而易造成误诊、漏诊。笔者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技术,(2003-2008)
对50例正常鼻骨及100例鼻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探讨鼻骨的正常解剖及CT对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和方法
50例正常鼻骨病例(其他原因行头颅扫描)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2~69岁,平均33.17
岁;100例鼻区骨折病人,男82例,女18例,年龄11~76岁,平均32.76岁。
应用Siemens sensantion16层螺旋CT。CT扫描采用头颅正位轴扫。扫描基线平行听眦线。范围
由眼眶上部至鼻尖(薄层重建)。靶扫描(Fov=18cm),参数为140KV,250mA,层厚1mm,零间隔,
距阵512×512,骨算法,窗宽:2700Hu,窗位:800Hu。
三维重建图像采用骨重建软件
三维重建图像标准位置
①鼻区远端轴位,此位置有利于显示鼻骨远端骨折的塌陷情况。②鼻骨正位,即以①为标准鼻
骨远端向下60°,此位置有利于显示两侧鼻骨的全貌,并能清楚显示鼻背部的血管孔或沟及鼻骨远
端变异和鼻尖的形态,此位置鼻颌缝显示最清楚。③、④即鼻骨斜位,以②为标准左右倾斜45°,
此位置有利于显示左右上颌骨额突的全貌。
二、结果
50例正常鼻骨大致可分两型
Ⅰ型为鼻骨背部的直接延续,基本不成角度 此型占55%(28/50);Ⅱ型鼻尖与鼻背平面成明
显角度,为鼻背部弧形延续,表现为“钩型鼻骨”此型占45%(22/50)。
鼻尖部游离缘可见两型
A型,游离缘呈平直状,基本不存在切迹,此型占18%(9/50);B型,游离缘可见对称切迹,
造成鼻尖部孤立突出,呈“锚形”鼻尖,此型较多,占63%(32/50)。
Ⅰ、Ⅱ两型与A、B两型混合存在
Ⅰ型 Ⅱ型
A型 20 17
B型 35 28
少数正常鼻骨远端见线性低密度影,边缘有硬化缘。本组见2例,占4%。
鼻颌缝是鼻骨与上颌骨额突间的分界线。测量本组50例正常者鼻颌缝宽度为0.96±0.16m。鼻
颌缝近端与鼻骨间缝之间距离为1.14±0.11cm。远端与梨状孔交点与鼻尖之间的距离为2.31±
0.22cm。
鼻骨骨折分型——单纯骨折
鼻骨骨折最常见,占37%(37/100)。双侧鼻骨骨折25例。单侧鼻骨骨折12例(左侧8例,右侧
605
4例)。
粉碎性骨折即骨折线两条或两条以上同时伴骨折移位、塌陷,此型占75%(28/37)。
单纯线性骨折即骨折线一条不伴骨折移位、塌陷,此型占25%(9/37)。
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罕见,本组有2例。
单纯鼻中隔骨折极其罕见,本组只有1例(分析原因可能为暴力打击后鼻腔压力突然升高所致)。
鼻骨骨折分型——复合骨折
鼻骨与上颌骨额突的复合骨折最常见,占28%(28/100)。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的复合
骨折占21%(21/100)。鼻骨与鼻中隔的复合骨折占9%(9/100)。鼻骨、上颌骨额突及眼眶区的骨
折占4%(4/100),本型较少的原因可能与我院病例有关
本组未发现上颌骨额突与鼻中隔的复合骨折
三、讨论
鼻 骨
由左右两个上窄下宽的四边形骨片构成,呈“∧”形排列,两侧鼻骨间夹角约为101.3°±7.4
°(文献)。两侧鼻骨间为鼻骨间缝。鼻骨上端借鼻额缝与额骨相邻,两后外侧借鼻颌缝与上颌骨
额突相邻。鼻骨表面近鼻骨间缝区从上到下通常可见数对(一般为2-3对)小骨孔,中间有骨静脉
通过,最远侧一对有时可位于鼻尖区,极似鼻骨的塌陷骨折。鼻骨上端较厚,下端如翼状展开薄而
锐利,故骨折通常位于鼻骨中下段。两侧鼻骨、上颌骨额突的内缘和上颌骨腭突的游离缘共同围成
梨状孔。鼻中隔是两侧鼻腔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