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doc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场的数量日渐增多,肉鸡养殖业已成为畜牧行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而肉鸡大肠杆菌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原因,已成为危害养殖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大疾病,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临床诊断进行了详细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了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综合论述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正确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帮助,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革兰氏阴性菌血清型众多,包括154个O抗原,89个K抗原和49个H抗原。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为O1、O2、O78,耐药性极强对防治鸡大肠杆菌病造成一定困难。在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控制的好坏已成为养鸡成败的关键因素。 大肠杆菌是健康畜禽肠道中的常在菌,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此病发生。环境的抵抗力很强,附着在粪便、土壤、鸡舍的尘埃或孵化器的绒毛、碎蛋皮等长期存活。?各年龄可感染大肠杆菌病,死亡率受各种因素影响有所不同。不良饲养管理、应激或并发其他感染都可成为大肠杆菌病的诱因。雏鸡和青年鸡多呈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多呈亚急性气囊炎和多发性浆膜炎。本病感染途径有经蛋传染、呼吸道传染和经口传染。病鸡不显症状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扎堆,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白稀便,肛门周围羽毛污染。 以无菌操作的方法,采取病死鸡的肝、脾、心包液、气囊膜等处病料,划线于麦康凯琼脂上,37 ℃培养24~48 h挑取红色单个菌落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37 ℃培养18~24 h,挑取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单个菌落接种于普通肉汤和普通琼脂斜面,37 ℃培养18~24 h,用石蜡胶塞密封,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2、大肠杆菌形态学观察。 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记录菌体形态和染色特征。 3、实验结果 大肠杆菌分离培养。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为1.5~2.5 mm的小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小菌落;在普通琼脂斜面上的菌落为灰白色;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浑浊,管底有灰白色沉淀,并有粪臭味。 大肠杆菌形态学观察。经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长约1.5~3.Oμm的短小杆菌,多单在,偶有2~3个菌体相连,无芽孢。 发病原因分析。 1、雏鸡鸡苗质量差。 追根溯源,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种鸡在产蛋期间发生大肠杆菌病造成种蛋污染,孵化过程中大肠杆菌进入鸡胚而引起雏鸡发病。⑵孵化室或出雏室污染大肠杆菌,引起雏鸡在孵化过程中或出雏时感染大肠杆菌。⑶孵化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孵化过程中通风不良、缺氧等引起雏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种蛋传播是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2、饲养管理不当。 ①饲养环境条件差。很多鸡场设备简陋,粪便就地堆放,冬天舍内寒冷干燥、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天炎热潮湿,舍内湿度大,鸡群易出现热应激,平常灰尘飞扬,饲料堆放在鸡舍内,易受潮发霉变质。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肠杆菌很容易污染饲料和饮水,成为潜在的传染源。②应激频繁。疫苗注射、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换料、气候变化等对鸡群来说都是较大的应激反应,都能降低鸡群的抵抗力而感染大肠杆菌病。 3、消毒灭源不到位。 消毒工作具有与免疫接种和其他防疫措施异曲同工的作用,但往往不被重视。有的鸡场防疫意识比较差,常常抱有侥幸心理或嫌麻烦,对鸡舍内器具、设备、鸡群等消毒不严格,不注重防虫、防鼠,鸡群很容易接触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发病。 4、滥用抗菌药物。 由于养殖户将使用药物作为控制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有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期使用的错误做法,导致了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从而造成大肠杆菌病频发并难以用药物预防控制。?? 5、继发感染。 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继发感染,是大肠杆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鸡群发生新城疫、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黏膜易受到损伤,机体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就能突破机体的保护力引起发病。此外,一些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如法氏囊、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生症等疾病以及饲喂霉变饲料均可降低鸡群抵抗力而发生该病。 综合预防措施。 1、选择质量和健康状况好的鸡苗。 选择鸡苗不能只重价格,忽视质量,应首选健康鸡苗,鸡群在饲养过程中淘汰率和死亡率较低,抵抗疾病能力较强,大肠杆菌病及其他疫病就会少发,反之,鸡群健康状况低下,底子不行,饲养管理再好也是徒然。 2、加强饲养管理空气通畅,降低鸡舍内的氨气等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