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润物无声育桃李 春风化雨总关情
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秀屏中学 梅如慧
其实,我不知道是我塑造了学生,还是学生塑造着我……
但是,如果有来生,我依然要选择当一名普通教师。
——题记
当我躺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病床上的时候,我对生命一度绝望过。2011年6月,我被检查出乳腺癌。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把我击倒在地,我埋怨生活的捉弄和老天的不公。手术、化疗、放疗,疼痛、呕吐、无力,一轮一轮的治疗、一次一次的折磨,生不如死的痛苦让我感到自己的世界没有了阳光……
当曾经教过的学生络绎不绝来到病床前探望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一个个担心的眼神、一声声关切的问候、一句句温暖的鼓励,这分明就是给以老师最高的敬礼,还有什么职业能比教师更骄傲的呢?泪光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生发出一股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坚定了战胜病魔、重回讲台的决心。是的,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近三十年从教于乡村中学,我自己不曾想过会在默默无闻中给予这么多学生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那么多忙碌中的成年人能够自发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陆续来到病房看望他们曾经的班主任、曾经的英语老师,告诉老师一定要像当年教自己的那样乐观、坚强!他们为我轻轻拭去泪水,他们为我使劲绽放笑容,他们为我悄悄拨开阴霾……再想到身后为我焦急祈祷的两个班学生,我告诉自己:为了我所热爱的工作、为了我挚爱的亲人、为了我可爱的学生,我一定要马上好起来!
当我结束初期治疗重新回到课堂的时候,那间教室、那个讲台、那块黑板,竟是那样的亲切,以至于让我泪如雨下……头上戴着的,是家人为我精心挑选的漂亮假发;脸上挂着的,却是发自我内心深处的真实笑容!站立在孩子们面前的,是我尚未完全康复的虚弱病体;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的,却是一颗深感教师光荣与自豪的不屈灵魂……
一场磨难渗透人生
怎能忘记孩子们的一声声呼唤:老师,您一定要回到我们身边;老师,我们等着您继续为我们上课;老师,您不在的日子,我们好想家……
怎能忘记孩子们的一封封书信:
“当初,是您把我们从一棵棵小树苗培育长大,春雨染绿了世界,而您自己却消失在泥土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暴雨中,您是我们的一把伞;迷途中,您是我们的一个路标;无助时,您是我们的一缕阳光。您经常对我们说的‘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牢牢记在了我们心中。当初在讲台上绘声绘色讲课的您,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们,您一直都是带病上课,却从不喊一声累。因为您病倒了,不得不去住院,但我们相信,您一定会用笑容战胜病魔!悄悄为您降临的,是平安;静静为您散发的,是吉祥;默默为您许愿的,是幸福;深深为您祈祷的,是健康……我们想要对您说:‘We will never give up!We hopy you will get well soon’(我们将从不放弃,我们希望您尽快恢复健康)!”
在成堆的信件中,这一封我不知读了多少遍,很难相信它出自一位曾经叛逆到与母亲非常对抗的初一男孩之手。
我更加坚定的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只要我们懂得用爱去欣赏,用心去引导,只要我们撒下爱的阳光,他们将会绽放整个春天。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太多的考验,而对于我来说,这一场关于生与死的考验,促使我真正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手术后不到半年,我便找到学校领导,主动申请重回岗位。经过再三请求,我终于又回到了学生中间,并且还得以指导一名从城市分来的新教师,帮助他尽快胜任咱们农村的教学工作。
讲课,我继续沉浸在孩子们投入的眼神中,几乎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癌症患者的虚弱;听课,我挺直腰板专心地融入课堂,努力忍受着自己十几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期末,我随年轻教师们一路颠簸,到达相隔一百多里的偏远乡镇参与中考工作。面对同事们的担心,我微笑着告诉他们:“请别担心,是我自己要求尽快参与工作的,因为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幸福,真心感受到和同事及学生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我感谢大家给我这么多关心,也感谢生活给我这么多阅历……”
两袖清风爱生如子
山区的教师,工作环境落后、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艰苦;山区的学生,大多数属于生活贫困、经济紧张、观念陈旧。
曾记得,有一位因家庭贫困及母亲左手伤残而辍学的男孩儿,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学生不来便罢,可我不忍心,我和两位同事先后三次带着师生的捐款去家访动员。有一回是在阴雨绵绵中步行,山间小路坎坷崎岖,脚板底下泥滑路烂,每走一步,鞋底就多一层淤泥,脚下如坠千斤。一个不小,我一跤跌在了山崖边的牛粪上,狼狈不堪又庆幸无比……但是想到终于能让学生重返校园,我无怨无悔,也忘记了所有苦累。
曾记得,有一位因家庭变故母亲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