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明史的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9年明史研究概况 99年明史研究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本年度发表的明史专著中,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由白寿彝总主编,王毓铨主编的《中国通史·明代卷》的出版。该书不同于一般通史的写作方式,而以序说、综述、典志、人物为纲,对明史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当前的研究状况,明代政治发展的过程,有明一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民族、中外关系、思想文化以及明代人物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说,是迄今内容最为丰富的明代通史之作。该书撰写历时多年,由几十位学者协作完成,基本反映了当前明史研究的水平。本年度出版的明史专著还有: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尤韶华《明代司法制度初探》(厦门大学出版社);李小林《万历朝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兴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中州古籍出版社);余同元《王朝鼎革与英雄悲歌----崇祯十七年家国兴亡止观录》(河北大学出版社);刘重日主编《李自成终归何处》(三秦出版社)以及论文集《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郑成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据粗略估计,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约有300多篇。以下试从五个方面做一概述。 一 政治史   政治事件 洪武开国,嘉、万变革,崇祯衰亡,明代政治发展的这几个重要阶段,依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尤其是嘉靖、万历之间的政局,近年来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于洪武朝的政治,学界对朱元璋炮制的冤狱仍比较关心,希望以此为线索,对明初的政治作更深入的探究。刘长江《明初皇室姻亲与蓝玉案》(《北大史学》第5期)从前人较少注意的明初皇室与功臣联姻和政争的关系,探析了蓝玉案的成因。作者认为蓝玉案系明初皇室政争所致。梁希哲、宋鸥《评李善长之死》(《史学集刊》2期)则以李善长案、案发前后的政治状况,来分析洪武朝皇权政治与君主专制的特点。   嘉靖前期出现的“大礼议”及其结局到底意味着什么?田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在《论明代大礼议中的革新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期)、《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明史研究》第6辑)等文章中提出,嘉靖前期,伴随“大礼议”而来的,是明代历史中一次全面的改革活动。这次改革以嘉靖皇帝为首,以议礼新贵为主体,改革内容广泛,效果显著,尤其以内阁的改革,最具成效。“大礼仪”的胜利其实是革新思想的胜利。但邓志峰《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复旦学报》1期)却对嘉靖初年以“大礼议”为标志的政治斗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皇权与阁权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朝内包括皇权、阁权、勋戚、宦权等主要势力相互整合的关系。文章认为皇权取得胜利的原因不在议礼新贵的理论优势,而是明世宗武力镇压的结果。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一书对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政治格局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该书以张居正为线索,采用丰富的史料,深入细致地品评了张居正的人格修养、政治观点、学术思想等对他的政治行为与明代中后期政局的影响。该书被誉为“自有为张居正立传以来最深入、最公正、最能美恶不厌,各从其实的巨著”(该书徐泓序),而作者对明代中后期政局的分析和论述,对明史研究而言,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于明代的灭亡与农民起义军问题,本年度也多有文章论及。余同元《王朝鼎革与英雄悲歌----崇祯十七年家国兴亡止观录》一书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势力,包括明王朝及南明政权,入关清军,以闯王、西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知识分子的态度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也兼具一定的可读性。关于李自成的归宿问题,学界仍无定论。林金树、杨志清《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史证不足》,赵国华、张德信《李自成之死考辨》(《明史研究》第6辑),刘重日主编《李自成终归何处》等论著集中论述了这一问题。   将人物与事件或制度结合研究,从而使历史更具动态性,对政治史的理解更为深入,是近来政治史研究中的另一重要特点。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历史研究》1期)详细考证了沈万山这位传奇人物及其家族的发展历史。文章首先否定了沈万山是明初人的说法,指出有关他本人在明初的一切“事迹”纯属讹传。文章还证明了沈家的全面覆败与明初的“蓝玉案”有关等问题。本文对沈氏家族的研究为深刻理解元末明初的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赵中男《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及其社会政治影响》(《明史研究》第6辑)将朱棣与朱高炽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与明初统治方式从开创到守成的转变结合起来,多有新意;高春平《顾佐与“仁宣之治”》(《河南大学学报》39卷3期)则提出,仁、宣之治中吏治的清明与都御史顾佐整肃纲纪、严惩贪官污吏的作为分不开。   政治制度 明代制度史的研究,近年相对沉寂。王兴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一书,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明代的政治制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