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略论情志病的研究思路1
符强谢宁刘华生林晓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摘要 情志病研究应从概念内涵和理论渊源入手,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论述
做纵向梳理,明确现代研究可资依靠和借鉴的内容,以临床研究为首要内容,明确情志病的病变机理,
并在此基础上复制出符合病证结合要求的动物模型,借助成功的动物模型进行中医药干预情志病的实
验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果。
AbstractThe articlediscoursedthe ideasforemotion—induceddiseasein
present study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its theories clinical
(TCM)byreviewingconcept, sources,
treatmentand animalmodelresearches.It to at clearthe
experimental suggestsbeginmaking
andtheoriessourcesofemotion—induceddiseasesin summarizeallkindsof
concept TCM,
the C1assicstoobtainthe andreferencefor
emotion—inducedfrom Internal basis
description
modern themechanismofthiskinddisease clinics
studies,theninvestigate bystudyingmainly
underthe of animalmodels.
helpexperimental
关键词情志病;研究思路:概念;内经;临床;动物模型
七情内伤作为中医学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历代医家都所重视。也是中医病因学说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关于七情内伤所致情志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
究层出不穷,不断深入,但以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不一,难
于综合分析中医药治疗情志病的临床疗效;动物实验中的模型制作方法单一,不能完全体现情志病的
病机特点等。所以有必要对情志病的研究思路做一探讨。
1.明确情志病的理论渊源和概念内涵
对于情志病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有诸多不同认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约定和
限制了情志病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对情志病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明确其概念内涵,
应该是情志病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重温《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论述是
必要的。简而言之,虽然现代中医学教材将七情界定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但实际上七情学说实萌芽于春秋战国,七情概念早在先秦的《礼记》中即有论述,但指的是喜、怒、
哀、惧、爱、恶、欲七种人情而非后世所论七情;至《内经》中方有较为成熟的七情致病论述,其后
经宋、元、明、清历代医家的补充完善,又经现、当代中医的研究最终定型。在这一过程中,情志病
的概念内涵和论述范围时有变化。有医家在考察了情志源流与含义嬗变,讨论了情志与情绪的关系后
[作者简介]符强(1972一),男,副教授E—mai
1:zyydxfq@yahoo.com.cn
—击6-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