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pdf

世界中医药 2014年 11月第9卷第 11期 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 史同霞 王学华。 (1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北京,100081;2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91) 摘要 失眠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主要病位在心脑。笔者认为中医治疗失眠,首先要辨虚实。虚证属于阴血不足,心脑失其所 养;实证为实热内结或痰热内扰或瘀血阻滞等。当然,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常用中药为 酸枣仁、夜交藤、百合、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等。 关键词 失眠;中医治疗;经验 ExperienceinTreatingInsomniabyTraditionalChineseM edicine ShiTongxia ‘ WangXuehua , (1ThehospitalofMinzu 妇e ofChina,Beijing100081,China;2Theoutpatientdepartment ofUnwe~i@ofInternationalRelations,Beng100091,China) Abstract Insomniabelongstospiritualdisease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diseasesiteismainlyinheartandbrain.The authorthinksweshoulddistinguishastheniaandstheniafirstly.Astheniasyndromebelongstodeficiencyofyin—blood,theheartand brain losingitsnourishments;Stheniasyndromebelongstoexcessheatwithin insideorinternaldisturbanceofphlegm—heatorbloodstasis etc.Certainlyitspathogenesisliesindisturbanceofheartandspirit,SOthebasictreatmentistocalm downthespirit.Wfiecommonly usedChinesemedicinearespinedateseed、fleece—flowerstem、lilium、mother—of-pearl、calcinedlongmuetc. KeyWords Insomni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ing;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256.23;R24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4.11.030 失眠,中医称 “不寐”“不眠”“不得卧”“不得眠”, 者用此方重用生地黄再加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的龙骨、 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 牡蛎 ]、酸枣仁,治疗失眠属于心阴虚类证候,治愈很 病之一,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不寐病名出自《难经 · 多顽固性失眠。处方中重用生地黄,起到滋阴潜阳作 第四十六难》。轻者人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 用,是治疗该类证候的主要药物。当然,生地黄用量每 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中医对失眠的治 剂也不宜超过 50g,据药理研究,地黄 中含有致泻成 疗,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调 分,对体虚患者可导致 “虚虚”之弊 。 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2 肝血虚类证候 笔者认真学习经典,在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辨证治疗 某,男,47岁,平素身体虚弱,近 1个月来失眠烦 有一些经验 ,认为失眠辨证分虚实两类,虚证属阴血不 躁 。患者感觉头晕、心悸、咽干、口燥,夜间盗汗,脉细 足,心脑失其所养,表现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