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尔山地区苗族“巴岱”仪式音乐个案调查.pdfVIP

腊尔山地区苗族“巴岱”仪式音乐个案调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腊尔山地区苗族“巴岱”仪式音乐个案调查※ 熊晓辉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201) 摘  要:在腊尔山苗族地区,“巴岱”原始宗教普遍盛行,由“巴岱”主持的宗教祭祀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 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固地保留了原始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 音乐现象尤为突出,不仅仅以各类祭祀仪式、宗教习俗的样式出现,但其隐含的苗族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 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 以苗族“巴岱”仪式音乐为调查个案,试图解读腊尔山苗族地区巫傩道并存、互 补交融的音乐文化现象,探讨苗族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的特殊运行规律。 关键词:腊尔山;苗族;巴岱;仪式;音乐个案;调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5)01-0039-09     腊尔山是一块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高寒台地,属于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县城的北 部,平均海拔超过了800 米,气温低,湿度大,冰冻期长。 解放前,人们称这里为“夺西”(苗语音译)。 解放 后,凤凰县政府决定撤区并乡。 1956年,县政府将夺西乡与两林乡合并成一个乡,根据当时夺西大教村村民 龙金福的建议,取名为“腊尔山”,因为当时夺西乡腊尔的大红岩比较出名。 “腊尔山”一名得到了时任县委 书记赵新民和广大苗族群众的认可,所以“腊尔山”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腊尔山已撤乡建镇,全镇总面 积80.8平方公里,管辖包括腊尔山居委会和夺西、骆驼山、岩坎、大教、流滚、忍禾、追高来、所德、追高鲁、的 贺、叭苟、科绒、山都、拉忍、务能、苏马河、大塘、板拉、夯卡等 19 个行政村,共有3640 户、17281人。 腊尔山 镇是腊尔山地区文化、经济、交通、贸易等活动中心,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手工业生产主要以打砂、制砖 为主,其次是家庭大米加工业。 腊尔山自古就是苗族人生活的地域,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是比较稳定的苗族 聚居区,苗族人以腊尔山为中心,一直仍保留着淳朴、粗犷、倔犟而且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腊尔山由于地 理、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特殊的原因,加之与周边其他民族(如土家族、汉族等)交往频繁,腊尔山苗族在民 俗生活、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其它地区的民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也自然地表现在宗教活动方面。 腊尔山苗族主要集中在乌巢河、苏麻河、大梁河地带,即折关、忍务与骆驼山、新龙山、玉坪山中间地区,位于 这一地区的苗族较多地保留了丰富的“巴岱”祭祀风俗,对苗族来说,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誉的 主要内容。 在解放前,这些原始祭祀活动必须占去人们的许多劳作、休息时间 。 我们发现,在今天的苗族人 日常生活中,宗教祭祀活动仍是人们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可其内容和形式都已发生了许多的嬗变,对人 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腊尔山苗族的众多节日中,人们把主持宗教祭祀仪式的巫师叫 “巴岱”(苗语音译),“巴岱”寓意就是苗族人对自己祖先和神灵的崇拜,在腊尔山苗族祭祀仪式的神辞中, 巴岱还有其他自称,如“岱寿”“果岱”“罗岱”等,这些称呼都是苗族巫师的自谦,因为“巴岱”时常做法事解 除疾病、驱鬼捉妖,所以深得苗族人的信任与尊敬。 在腊尔山,苗族人“椎牛”“吃猪”“接龙”等祭祀活动也 就是苗族人重要的神圣祭祀仪式形式。 一些专门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们认为,苗巫祭祀中“巴岱”的 神圣与百姓的世俗是苗族文化存在的两种最基本样式,是在民族历史演进中被人们所接受的两种存在状况。 然而,苗族人对神圣仪式与世俗体验的区别,又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社会组织的不同有关联。 收稿日期:2014-10-17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苗族巴岱信仰的历史与现状”(11BZJ029);2011年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 学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原生型民间音乐舞蹈研究”(HNYTZ014)。 作者简介:熊晓辉(1967—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39 · 一、腊尔山苗族“巴岱”信仰与音乐调查 (一)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仪式实录 板拉(苗语音译)村是腊尔山镇下辖的一个自然行政村,距腊尔山镇21公里,距凤凰县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