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10Aug;26(4) ·491·
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 丹,常筱颖,杨向红,高霭峰
摘要: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 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 ,手术切除送检。
征。方法 对 3例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光镜及免 1.2 方法 标本进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检
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 查,用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
别为51、54、56岁 ,发生部位2例在腭部 ,1例在腮腺下极。 色。免疫组化采用SP法,一抗为GFAP、CK、vimentin、S一100、
术前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癌及腺样囊性癌。组织学检查:细胞 CEA,产品购 自福州迈新公司。
较一致,呈小叶状、乳头状、筛状、小管状排列 、具有多样性 ,
2 结果
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 :GFAP阴性表达,CK、vimentin、S一
100、CEA呈阳性表达。结论 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发 2.1 眼观 肿物大小分别为 2.5ca×2em×2cm、3.5cm
病率低,为低度恶性肿瘤 ,应注意与其它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 x2.5am×2am和 3cm×3cm×4em。肿物无包膜 ,表面光
断。 滑,切面为黄褐色,质地较细腻。
关键词:涎腺肿瘤;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鉴别诊断
2.2 镜检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 ,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染色质
中图分类号:R739.87 文献标识码:A 细小,核仁不踢显 ,核分裂象少见,胞质稀少 ,嗜伊红。瘤细
文章编号 :1001—7399(2010)04—049l一02 胞呈梁索状、小管状、乳头状及筛网状排列 (图1~4)。
2.3 免疫表型 GFAP阴性,CK、vimentin、S-100、063阳性,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polymorphouslowgradeadenocar— CEA局灶 阳性 。
cinoma,PLGA)也称小叶癌和终末导管癌,以细胞学的一致
病理诊断:低度恶性多形性腺癌。
性、形态学的多样性和浸润性生长为特征 ,临床复发、转移死
亡率低,预后较好。由于该肿瘤临床行为类似 良性肿瘤且发 3 讨论
病率较低 ,临床及冷冻病理易将其误诊为多形性腺瘤、腺样
PLGA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小涎腺的低度恶性肿瘤。
囊性癌等。本文对我院自2004年以来诊断的3例涎腺多形
1983年由Batsakis1和Freedman 首先提出,并分别命名为
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终末导管癌及小叶癌。目前 ,该肿瘤被命名为多形性低度恶
1 材料与方法 性腺癌。
3.1 临床特征 PLGA是 口腔 内第二位常见的恶性涎腺肿
1.1 临床资料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 51、54和 瘤。占所有涎腺癌的26%。年龄 16~94岁,平均 59岁。
56岁。有 2例患者于腭部发现肿物,并无 自觉症状;1例于
70%以上的患者在 50~70岁。目前发生在儿童的只有 2
腮腺下极发现肿物,进行性肿大伴疼痛。临床术前拟诊为多 例。该病最常见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胃癌中BRG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pdf
- 胃癌中hMLH1、hMSH2、PTEN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pdf
- 胃癌中NPRL2和CHK1的表达及意义.pdf
- 胃癌中RORα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pdf
- 胃癌中上皮-间质转化路径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pdf
- 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意义.pdf
- 胃癌组织中Nek2、Plk1和Cdk1的表达及意义.pdf
- 胃癌组织中p21、p27、p53和R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胃肠道PEComa:35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参数评估.pdf
-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16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及分子学分析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再评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