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葡萄糖醛酸化功能模块的构建与应用
杨燕,王惠敏,王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摘要:目的 构建葡萄糖醛酸化的功能模块,即在大肠杆菌体内构建活性糖醛酸
供体UDPGA 所需的三种功能蛋白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GAT)的功能
蛋白,以实现活细胞催化的黄酮的糖基化修饰。方法 优化大肠杆菌体内自身合
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的代谢途径,将从植物黄芩中克隆得到的糖基
转移酶基因(SbGAT-W76)转入到上述重组菌,得到4 种功能模块不同组合下的九
种工程菌。结果 确定了4 种功能模块都存在的工程菌株催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的糖基化修饰,定向催化黄酮7 位的葡萄糖醛酸化。确定了催化体系为M9 培养
基(含2 % 葡萄糖) ,最佳体系为4 种模块都存在的体系。结论 本实验构建了黄
酮糖醛酸化反应的4 种功能模块,实现了活细胞催化黄酮的糖基化修饰,为此类
工程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葡萄糖醛酸化是提高化合物水溶性的一种重要的修饰方法。而糖醛酸苷化的
黄酮是黄酮在人体代谢后的主要活性存在形式而天然较少。灯盏花乙素是葡萄糖
醛酸苷化的野黄芩素,是国内治疗脑血栓、冠心病及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
病的一线药物[1] 。但由于黄酮有多个酚羟基,糖醛酸苷合成步骤多,收率低。酶
法合成报道了黄芩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黄酮7 位羟基邻位取代的黄酮具
有催化活性。
本文从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中克隆了UDP-葡萄糖醛酸
转移酶(SbGAT),并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合成活性糖基供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
酸(UDPGA)的三个关键酶,获得糖醛酸化反应所需的4 种功能蛋白,将其不同组
合下的九种工程菌,探索其活性,最终得到可催化黄酮葡萄糖醛酸化的工程菌。
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和质粒 重组的黄酮类化合物葡萄糖醛酸苷化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
SbGAT-W76,由本课题组构建;E. coli BL21 (DE3) 为本实验室保存。
1.1.2 试剂 标准品购自德国 sigma 公司;其他黄酮类化合物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国产。
1.2 功能模块的构建和应用
1.2.1 黄芩 SbGAT-W76 基因的获得 黄芩无菌苗中提取总 RNA ,反转录获得
cDNA,以其为模板,PCR 扩增得到DNA 片段。纯克隆到EZ-T 载体上经测序验
证,获得编码黄芩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EZ-GAT 。
1.2.2 黄芩GAT-W76 基因与合成UDPGA 所需的三种蛋白的组合表达 将得到的
基因EZ-GAT 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TWINB ,得到表达载体pTWINB-GAT 。为实
现 GAT 与其它 3 个基因的共表达,把融合蛋白的阅读框亚克隆到以质粒
pACYC184 为克隆载体 [2] ,得到质粒 pACYC184-GAT ,将质粒
BL21(DE3)/pSLB208-PGM-GalU, pEG-UGDH 和pACYC184-GAT 共转化大肠杆
菌中。用终浓度0.55 mM IPTG 诱导剂在16℃低温诱导共表达。
1.2.3 工程菌体系的催化反应 反应在 100 mL 三角摇瓶中进行。收集已诱导表
达的工程菌,悬浮于M9 培养基中(含2 % 葡萄糖) ,调节菌密度值OD600 为3.0,
向该菌液中加入待葡萄糖醛酸苷化修饰的底物(0.6 mM),置于摇床中(30 ℃,150
rpm)反应24 h 。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程菌催化体系的优化 收集菌体悬浮于LB 培养基、LB 培养基(含2 %葡萄
糖) 、M9 培养基、M9 培养基(含0 %、1 %、2 % 、5 %葡萄糖) 。加入1.0 mM 的
底物黄芩素,反应6 h 。结果见图1。
由图1 可知,反应6 h 后,菌液的光密度有差异。表明LB 培养基体系更利
于菌的生长,但富含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