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捏脊疗法在儿科“治未病”中的应用
王君,张世卿,高清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捏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为指导,通过推、拿、提、捏等手法直接对脊背部进行刺
激而疗疾健身。捏脊疗法最早记载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卷一·治卒腹痛方第九:“使病人伏卧,……
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行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治疗成人“卒腹痛”,指出了捏脊的部位、
手法及当时的适应症。《外台秘要·d,JD夜啼方十一首》载“疗4,JD夜啼至明不安寐,……益以摩儿头及脊
验。”也是对+JD捏脊的较早的记载。宋元时期,按摩术由于封建礼仪等的束缚发展受到阻碍。直至明朝
时期设立按摩专科,作为十三学科之一,4,JL推拿术方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明末清初,以小儿推拿为代
表的推拿流派,在推拿按摩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有关+JL推拿的最早的著作《按摩经》。此外
著作。捏脊疗法在此期间大行其道,散载于这些推拿书籍中。随着医学的发展,捏脊疗法的临床应用日趋
广泛,治疗的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及消化、呼吸、泌尿、血液循环系统的各个方面。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
顺》篇中还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其
“治未病”思想,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现在看来,“未病”包含无病
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
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n1。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多个层次,将预防思想贯穿
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笔者在治疗小儿疾病时,重视“治未病”思想,注重发挥捏脊疗法在此方
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基本操作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儿左侧,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长强穴附近脊柱两侧皮肤,食、中二指指
腹与拇指相对合力将皮肤捏起做翻转和捻捏递送动作,同时双手不断向头侧方向缓缓移动,自下而上提捏
皮肤至大椎穴。其中第3遍起,每向前移动3次,双手在水平方向呈90。角用力将皮肤向上抻拉抖动一下,
以皮下椎节有响声为度,即“三捏一提法”,共行5—8遍。然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按于脊柱两旁的膀胱经各
腧穴自上而下按揉3遍。最后沿脊柱上下轻轻行擦法10一15次。
2注意事项
2。1操作时要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20℃,捏脊施术者手不能太凉,以免小儿着凉感冒或哭闹。
2.2捏脊前应用温热毛巾擦背,在捏脊部位涂上滑石粉或爽身粉,以减轻捏脊时手对皮肤的摩擦,并用双
手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并可减少患儿惧怕心理。
2.3捏脊后用大拇指按揉脊柱两旁及行擦法时,动作要轻柔和缓,切不可用力过猛。
3应用举隅
3.1预防食积发热
男,5岁8个月,自幼脾胃功能欠佳,经常出现食积发热,少则每月1次,多则1月4—5次。发病时
多为低热,体温在37.5-38.5。C,伴口渴、腹胀、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有时肠呜泄泻,痛随泻减,
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脉滑或实。遍尝干酵母片、健胃消食片、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大
o
山楂丸、保和丸等,药停则发。家长苦不堪言,经人介绍前来求治。当时尚未发热,测体温36.6C,大
便2日未行,查舌红苔厚微黄,口臭,腹胀,纳差。当时行捏脊1次,后连续三天每日治疗一次,食欲好
转,舌苔薄白,大便每日一行,体温保持正常。后嘱其母亲常查小儿舌苔,发现舌苔变厚即在家自行为小
儿捏脊,每日1次。半年后偶遇,d,JL红光满面,个长体胖,与此前判若两人。询知其母现每天睡前必为
其捏脊,再未出现食积发热,,J,JL也已为此成瘾,不捏则拒不入睡。
此案利用察舌苔预知食积将至的经验方法,采取捏脊疗法,消食化积,预防习惯性的食积发热,防患
于未然,属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提高机
体抗病能力,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舌苔最易反映胃气。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食积患者总是在发病前2—3天先出现舌苔厚腻的变化。通过
捏脊或者药物及早治疗,往往可以事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