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防毒面具结构简单,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doc

这种防毒面具结构简单,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种防毒面具结构简单,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doc

这种防毒面具结构简单,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一、制作材料   小可乐瓶一个,木炭20克,小海绵一块,橡皮筋2根,剪刀、锥子等工具。   二、制作方法   1.用剪刀把可乐瓶靠底部1/3处剪下来,剪时左右各留一小“耳朵”,打眼,穿上橡皮筋。   2.把可乐瓶底座剥去,用锥子在瓶底扎无数个小眼。   3.把木炭装入可乐瓶底圆筒内,用海绵剪一个比圆筒大一些的圆,塞在圆筒里作内盖。   4.把做好的防毒面具送给农民伯伯在喷洒农药时用,或送给生产搬运有毒有粉尘物质的工人叔叔用。 高速微型弹射机 阿毅 ?      这是一架利用弹弓做发射器,用一根雪糕棒做机身,薄卡纸做机翼的微型弹射飞机。 制作材料:   雪糕棒或2×lO×l05(mm)桐木棒1根,卡纸l小张,白胶,粗铁丝,橡筋。 制作方法:   1.按图一在雪糕棒的一端开一个斜面向后的小三角,用来勾住弹弓上的橡皮圈,以便将飞机弹射出去。   2.按图二用薄卡纸画机翼,然后沿虚线部位用刀片勒出凸折线,在点划线背面勒出凹折线,按要求翻折后按图三所示包粘在机身指定的部位。再裁一条58×18(mm)薄卡纸,按图三要求粘贴在机翼上做加强片,以避免机翼弯曲变形。   3.按图四尺寸,用一小片卡纸做一个垂直尾翼。由于本机采用的是大型机翼,所以只有垂直尾翼而省略了水平尾翼。   4.发射弹弓用粗铁丝按图五弯制,弹弓上端的开口要大于机翼的长度。也可以用树丫叉削成;用3--4根橡筋圈环环相扣串接,最后套在弹弓两边的固定环里。   5.调整弹射飞机两侧翼角,使左右两边保持平衡,如果不平衡,飞机弹射升空后只会转弯绕圈,而不会直线飞行。调整的方法是在较轻一侧的机翼上粘上一小片卡纸,来恢复平衡。同样,机头的重量也是相当重要的,调整时同样用在机头加减卡纸(配重)来达到目的。   6.调试完毕后,就可以将飞机的机身扣在弹弓橡筋上,拉住机尾,使橡筋达到一定张力时即放手,飞机立刻嗖的一声窜上蓝天。 捡球器 ?      用乒乓发球机练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现在向你介绍一种简易的捡球工具。   一、 材料:雪碧瓶1只,木柄1根,橡筋少许。   二、制作: 1.将雪碧瓶底部按图一斜着剪去,在靠瓶口颈部一侧开一只比乒乓球大一些的圆孔,再将木棒塞入瓶口数厘米作手柄。 2.在剪去底部的圆周边缘等距离钻若干个小孔,将橡筋依次穿入绷紧(图二),使橡筋经纬所形成的格子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这样捡球器就完工了。   二、 使用:将捡球器底部网格对准地面的乒乓球一按,球就能顺利进入而不落下来。连续可以拾许多个,然后将捡球器斜竖起,使圆孔朝下,乒乓球就滚出来了。 “白色垃圾”巧作手电筒 ?      利用废易拉罐和废塑料盖可以制作一次性手电筒。这个制作既利用了“白色垃圾”,又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自制小火箭可以家中飞 ?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