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FU代谢酶基因型多态联合检测和胃肠癌化疗的评估--已打印.docVIP

5-FU代谢酶基因型多态联合检测和胃肠癌化疗的评估--已打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 5-FU代谢酶基因型多态联合检测与胃肠癌化疗的评估   承担单位:    江苏省肿瘤医院            所在地区:   南京市                单位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百子亭42号 邮编: 210009  项目负责人: 陆建伟    电话: 3283510  主管部门: 江苏省卫生厅    申报日期:2003年 05月 16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ΟΟ三年制 立项依据 本项目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胃肠道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们收治的病例多数为进展期,单纯手术常难以根治,化疗在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治疗胃肠道癌的主要方法之一。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胃肠道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5-FU进入体内后,大约85%的药物被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灭活。其余部分被胸苷磷酸化酶转化成FUdR。在胸苷激酶的催化下,FUdR进一步磷酸化为有活性的5—FU代谢物,5-氟-2-脱氧尿苷一磷酸(FdUMP)。在还原型叶酸辅因子即5,10—亚甲基四氢叶酸(MTHFR)存在条件下,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TS)形成一种稳定的共价络合物。TS能催化dUMP形成dTMP,TS导致dTMP的耗竭,从而干扰DNA的合成和修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DPD、TS以及MTHFR表达增高将对5-FU的抗瘤活性和毒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DPD是一种5-FU分解代谢限速酶。在不同个体中,其活性最大波动范围可达20倍。DPD活性低的患者不能有效灭活5-FU,导致过量生成5-FdUMP,从而引起致命的胃肠、血液、神经毒性,反之,则降低5-FU的抗瘤作用。目前认为DPD存在遗传性缺乏。迄今至少报道了20种与DPD活性降低相关的基因突变。在人群中,3%~→A转位突变所致。该等位基因(各为DPYD*2A)导致第14外显子的遗漏(不表达),从而引起一种无功能的蛋白质表达。一些研究认为DPYD*2A等位基因与5-FU化疗引起的毒性和疗效相关[1]。但是在一些5-FU严重毒性反应的患者中并没有检测到DPYD基因编码突变[2]。使DPD活性调控分子机制变得错综复杂,需要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已经证实TS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5-FU的化疗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TSmRNA和蛋白水平均与5-FU的临床抗肿瘤效应呈负相关。TS基因5`端启动子中的一个串联重复序列(TSER)存在多态性。它含有多个拷贝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TSER*2(2R)、TSER*3(3R)、TSER*4(4R)、TSER*5(5R)、TSER*9(9R)。研究显示2R、3R是最重要的等位基因型[3]。在中国和日本人中3R/3R基因型的发生率(67%)明显高于白种人和西亚人(38%)。许多实验研究认为增加重复序列的数量导致TSmRNA水平及蛋白质表达的升高。2000年Uricht等[4]通过检索表达顺序标签库发现TSmRNA 3'''M. Raida, W. Schwabe, P. Hausler, A.B. Van Kuilenburg, A.H. Van Gennip, D. Behnke, K. Hoffken, Prevalence of a common point mutation in the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 gene within the 5V-splice donor site of intron 14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5-fluorouracil (5-FU)-related toxicity compared with controls, Clin. Cancer Res. 7 (2001) 2832–2839. 2. E.S. Collie-Duguid, M.C. Etienne, G. Milano, H.L. McLeod, Known variant DPYD alleles do not explain DPD deficiency in cancer patients, Pharmacogenetics 10 (2000) 217–223. 3. H.R. Luo, X.M. Lu, Y.G. Yao, N. Horie, K. Takeishi, L.B. Jorde, Y.P. Zhang, Length polymorphism of thymidylate synthase regulatory regi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