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与琵琶教学
孙莉 (河南省中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50000)
+摘要:本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为例。剖析了作者的虚 盘”。
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的谙熟。该文论述了琵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
琶的产生和发展及在琵琶教学中《琵琶行》的演奏指法与技巧。 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关键词:琵琶行;琵琶教学;$1tt;技巧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
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
一、琵琶的由来 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 两项的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
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 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轮指系统,
日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 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按指系统,推拉系统。
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 直至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
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 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
期,正式称为“琵琶”。 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 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到了
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 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
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
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 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可
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 以说,当今的琵琶,是“融贯中西”的结果,当不为过。古代琵
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极为生动的描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 绘;在日本奈良正仓院(古物库)中,还藏有多面唐代彩绘琵琶
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 的实物。
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 二、白居易的《琵琶行》 ‘
方长江流域一带。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 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是自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对
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反弹琵琶的传世佳作 人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构思的设计均有独到之处,当时风靡
之中,彰显了琵琶占据着“百乐之王”的地位,可见它在当时乐 天下,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JLIi%.唱琵琶篇”之说。有关诗中
队中的重要作用。 的琵琶女的故事的真实与否,前人早有怀疑。其实,借用虚构的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 手法,用以寄托自身的感慨,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加强,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当时称作“胡琵琶”。 曾相识”的情怀,这在艺术上原不足为怪,倒是诗人对音律、对
其形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 琵琶的演奏技巧的谙熟,更令人十分感佩:“……轻拢慢捻抹复
常见的乌特琴(O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