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子之歌—澳门》.doc

《七子之歌—澳门》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欣赏学唱为主的综合实践课 教学理念: 1、结合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课将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2、根据“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它虽有教育功能,但其功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音乐自身特有的魅力对人的情感、心灵作用方能奏效”的特点,认真挖掘此曲的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生演唱歌曲、朗诵歌词、分析演唱风格、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其民族意识,强化爱国现念。 3、此次教学活动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向导”、“活动指导者”与“合作伙伴”,重视学生间互评互助的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与表现力。 教学内容: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 教材分析: 1、创作背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独居异域他邦期间,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2、词曲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其诗风深沉严谨,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李海鹰(1954—)作曲家。广东省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 3、曲式结构:《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因为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组诗七子之歌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于词作者闻一多比较了解,再加上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且旋律琅琅上口,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情感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的相关知识,能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对于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2、歌曲中乐段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的对比与渐变。 3、高音部歌唱状态与呼吸方法的正确把握。 ? 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探索体验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学生自备美术用品、卡片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澳门及组诗《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 2、以学生自身兴趣及意愿为出发点让其自由组合,让他们自由设定相应的音乐表演场景,为创编教学活动提前做准备。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游子吟》音乐 2.指导学生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 认真聆听歌曲,并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做好上课准备 学生在熟悉的游子吟的歌声中初步体会曲中流露的思乡之情. 二、新课展开 导入 歌曲 1.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以游子盼归之情导入七子之歌---澳门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以歌曲所蕴含的内在情感为主线导入课题,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及学习兴趣. 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1.课件播放歌曲展示歌词及相应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2逐一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歌曲的部分进行演唱. 3.教师总结 用心聆听及感受音乐;积极思考,大胆演唱. 以问题为方向标,以兴趣为催化剂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歌曲欣赏,演唱.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及主观学习能动性. 了解作曲背景 1.请学生根据初一语文课本上有关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