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o8年第2期 JOURNALOFZHANGZHOUNORMAL UNIVERSITY No2.2oo8
(总第 68期) (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GeneralNO.68
论陶渊明诗文的诙谐之美
蔡阿聪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 陶渊明诙谐幽默的个性 以及反映这一个性特点的作品,历来没有受到应有 的重视。陶渊明诗文诙谐
幽默的特点。产生于所处的时代是诗人颖脱不拘、放达超逸、任真 自得个性的一种表现 。它使诗人 的形象更加真
纯可爱.而作品更具渊深朴茂之关。
(关键词】 陶渊明;个性;诙谐幽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68X(2oo8)02—70—06
在历代许多的评论中。陶渊明被奉为某种人格理想的典范,其诗文尤其是 田园诗也被誉为中国古典
美学的一种范式。钟嵘称之为 “隐逸诗人之宗”(《诗品》卷中),萧统更是誉之为 “圣人”、“贤人”,并说陶渊
明的诗文,可使人 驰“竟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 ,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 ,爵禄可辞!”(《陶渊
明集序》)颜延之在 《陶徵士诔并序》中说:“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故已父老尧、禹,锱铢周、汉。”
并称陶有 “宽乐令终之美 ,好廉克己之操”,所 以,“询诸友好,宜谥日靖节徵士”,推崇备至之外,大有将陶
奉为历史上最高人格典范之意。此后的许多评论,也延续了这一做法。正因为如此,历代对陶渊明的研究,
大都集 中在他的人格、仕隐、思想归属以及 田园诗诸方面,而对诗人诙谐幽默的个性以及反映这一个性特
点的作品,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它们或被忽略,或被曲解 ,有的甚至被视为诗人人格和创作的瑕疵 ;而
之所以如此 。其原因也正在于对陶的过分尊崇和理想化的期待所致。或许 ,在许多评论者的心 目中,很难
想象这一具有传统人格理想典范的诗人 。会跟传统士人视为小道不经 ,近乎俳优的诙谐联系在一起。如萧
统在 《陶渊明集序》中,把陶渊明誉为 “圣人”、“贤人”的同时,又指出:“白璧微瑕者,唯在 《闲情》一赋,杨雄
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 ,亡是可也。”其实,就这一篇作品而言,陶渊明在序文
中已经说明。写闲情并非他个人的独创,而是有一个传统,从汉末的张衡、蔡邕等开始,或许还可 以追溯得
更远。作为 《昭明文选》编选者,萧统肯定 比陶更清楚,除了张、蔡之作外,相同题材的作品还很多,诸如陈
琳、阮璃的 《止欲赋》、王粲的 《闲邪赋》、应场的 《正情赋》、曹植的 《静思赋》、张华的 《永怀赋》等。而在一个
“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的时代 。写闲情止欲则并非要否定和扼杀情欲 ,而恰是对它的正视和肯定;说 “闲”
和 “止”。表现的正是魏晋人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情欲的同时,又不伤害到 自身的一种理性精神。这一
点,《昭明文选》的编选者不知是否理解 ,但他的指瑕正说明其对陶有某种道德理想的期待,正是这种期
待。导致了某种忽视与曲解 。有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的正是陶渊明长期被人忽视甚至被人视为 “瑕疵”的
作品及其个性 ,从 中发现诗人更为平凡也更为真实可爱的一面。
诗人的一生及其创作,是以乱世为背景,以其 自身的坎坷和不幸为底色的。朝政的黑暗,军阀的混战,
东晋的灭亡,自身的 “相及龆龀,并罹偏咎”(《祭从弟敬远文》)、“弱年逢家贫”(《有会而作》)、少“而穷苦,每
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还有素质赢弱,疾患相随,再加上仕途失意,“有志不获骋”(《杂诗十
[收稿 日期 】2oo6—1o_一28
[作者简介】蔡阿聪(1962一),男,福建省云霄县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 70 ·
维普资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