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doc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
6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恰逢北京建城3060年。皇家园林圆明园春泽斋柳树成荫,万亩荷塘翠绿无边,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名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发布会。来自各方面的代表及新闻媒体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北京是享誉全球的文化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也因此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繁重。2014年,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成果丰硕,投入文物保护资金达到11个亿,启动了185项文物保护工程。积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此外,延庆县大庄科乡矿冶遗址是2014年北京市考古的重要发现,如此大规模的辽代矿冶遗址群的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于我国中世纪冶金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不久前被评为201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北京市已启动了68处抗战类文物保护工程,包括宛平城、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房山蒲洼乡兵工厂旧址等,计划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其中维护保养和环境整治工程等将于6月底前完工,具备条件的将逐步对外开放。
作为全球皇家园林典范,圆明园以深厚的清代皇家文化积淀及中华园林建筑文化在诸多古迹中独树一帜。也因此,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将这里做为活动主场。今年活动主题突出“公众考古”。文化遗产不再是封闭的静态存在,而是邀请社会大众积极见证考古过程,从而对这些宝贵的遗产有着更为感性与深刻的认知,让历史古迹在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天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一场根据圆明园历史档案编排的宫廷舞《盛世圆明》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雍容华贵的舞蹈及典雅精致的戏服,令数百年前的历史景象宛若在眼前活了过来,让台下的观众大饱眼福。接着,北京市文物局对文物保护做出贡献的志愿者代表和单位颁发了证书。他们或自费勘察走访古长城,或自筹资金修复文物并合理利用,或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守候摩崖石刻,在漫长的岁月里,用行动践行着公民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热爱,拳拳之心令人感动。最后,北京市文物局领导与北京市电视台文艺频道领导共同宣布,启动“我为古都代言”活动,志愿者、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及小学生代表共同宣读遗产保护倡议书《保护文物,从我做起》,呼吁全民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来。
发布会现场同时拉开了圆明园公众考古的序幕,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记者跟随与会嘉宾来到四周设有隔离标志的遗址周边,亲眼目睹着北京市文研所的数位考古人员正在用手铲、洛阳铲等专业工具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原本想象中神秘庄严的考古现场就这样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公众面前。考古工作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在现场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参观并从现场的说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识。今后北京市在积累并总结一定经验的前提下,对有条件的发掘现场将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圆明园遗址规划、保护、展示等工作,在规划编制、考古工作、遗址展示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013年5月,北京市启动《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规划文本编制。2014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实施《圆明园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4-2020年度)》。下一步,将力争用3-5年时间,分期逐步开展圆明园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并积极推进圆明园大宫门景区、九州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目前,已启动西洋楼遗址保护工作,计划2015年11月实施西洋楼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工程和西洋楼片区游线调整项目。为提升遗址展示水平,对圆明园遗址标识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并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
已故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成不了大气候。考古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不成。”“公众考古”使考古科学从神秘走向公开,从庙堂走向公众,使考古知识由少数人掌握而由民众共享,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一活动目前在国内已蓬勃开展,很多高校、考古单位、博物馆都成立了相关部门,专门开展“公众考古”。未来北京市文物局将继续深入探索相关活动形式,使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真正达到全民共享。
2014年以来,北京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将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以及社会参与文物保护方面探索新的经验,争取新的成绩。
圆明园管理处
2015年6月13日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