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学报》1983—2003年 有关词典编纂的文献汇编.doc
《中国语言学报》1983—2003年 有关词典编纂的文献汇编
文献截止日期为2003年9月(第十一期)
姓名 题目 时间 出处 页码 相关主题 语料类型 杨福绵 罗明坚、利马窦《葡汉辞典》所记录的明代官话 第五期
1995年6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35-81 作者经过考证认为《葡汉辞典》当是罗明坚与利马窦二人的共同作品。辞典以罗马字注汉字音,这是最早的汉语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利马窦《西字奇迹》方案和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拼音系统的前身。更可贵的是这部辞典反映了以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明代官话,本文对《葡汉辞典》里反映音韵系统及特点;记录的词汇及语法特点;官话基础方言加以论证。 《葡汉辞典》 卢甲文 《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选释 第八期
1997年4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116-122 本文从王利器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词典》所附的《〈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待问篇》中选择了“银三字儿、锡锡儿、律爷交庆、马子 分钱马、老落、歇胸、东子房、极古来子、木伴哥、梳背炕沿、四权中天星多”等词语加以解释。 《金瓶梅词话》《金瓶梅词典》《汉语词典》《宋元语言词典》等 王瑛 说“骯髒”——兼谈近出辞书立目释义的得失 第八期
1997年4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148-152 说明叠韵连绵词“骯髒”及其字形变体有两个主要音项和四个常用义项。这是历史上不同形式上的偶合。有的辞书(《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将它们分立为两个词头是完全正确的,而作为一词多义处理则不尽妥当(修订本《辞海》台湾编《中文大词典》)。另外,有的辞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为这个词概括出来的某些新义也值得再斟酌。 《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及大量的古文献。 汪少华 “滥觞”正义 第九期1999年6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229-231 “滥觞”一词的原意《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原意指江河发源之地水极少,只能浮起酒杯。后以指事物的起源。”谢质彬先生认为此释值得商榷,应是“其源不可以承满酒杯”的意思。本文人为辞书的成说和学界的新解均不中肯,作者认为应释“长江发源处水流平和舒缓,可以放一杯酒在其中漂流浮动。” 《辞源》《荀子》《淮南子》《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孔子家语》《韩诗外传》等 刘永耕 义位演变的阶段性和词典确定义项的原则 第十期
2001年5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82-95 词的原有义位派生出新义位的过程,总是始于语用的层面,发展和巩固于句法的层面,最终在词汇层面积淀下来形成自由运用的新义位。其间一般总要经历个别人活用、少数人仿用、固定组合、组合替换和义位定型这五个阶段。本文在对义位演变的阶段性的考察的上,剔除词典确定义项的原则:1﹑要体现科学性,词典的义项只能是发展成熟义项;2﹑体现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共时原则;3﹑强调频度原则,区分常用义和非常用义;4﹑体现预见性;5﹑强调系统性。 《人民日报》﹑电视台广告、《现代汉语词典》 单周尧 《汉语大词典》正补四则 第十期
2001年5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237-242 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义项和词条进行改正和补充:(一)“进退维谷”之“谷”,(二)“物帛”、“杂帛”,(三)“行李”、“行理”,(四)“监视”。 《汉语大词典》,《诗经》、《毛诗》、《周礼》、《论语》等古文献 王瑛 《汉语大词典》一些条目释义商榷 第十期
2001年5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243-254 本文从“释义未当”、 “义项阕略”、“引证有误”、 “语源失考”、“立目不妥”五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中出现的立目释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汉语大词典》,《史记》、《搜神记》、《汉书》、《全宋词》《金瓶梅词话》等多种古文献资料 马彪 现代汉语辞书以及计算机词性标注问题探讨 第十一期
2003年9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180-191 本文对《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的词性标注分歧进行了考察,认为各家出现分歧的原因在于“依据标准不统一,语感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以客观的频率统计结果做标准来解决词性标注问题,并阐述了分类依据与划界区分的重要性,论证了频率统计和计算机标注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
语料库数据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苏新春 再论比喻义的形成 第十一期
2003年9月出版 《中国语言学报》 125-133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比喻义的释义有六种不同的释义格式。本文通过对比喻义成长过程的考察,人为除了可以依据《现汉》的释义模式标准外,还可以运用语用于用标准和语义标准。规范词典要重视对动态词义成分的反映;要运用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