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测验问卷.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生关系测验问卷.ppt

1、你经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 2、某位老师对你感到讨厌或你讨厌某位老师。 3、老师常以纪律压制你。 4、老师上课不能吸引你。 5、老师不了解你的烦心事。 6、你的意见常被老师不加考虑地反对。 7、老师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与奖惩学生的尺度。 8、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 9、老师常体罚或变相体罚你。 10、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 11、某位老师对你有点冷漠。 12、你很听老师的话能按老师的话去做。 13、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 14、老师常让你感到紧张与不安。 15、老师常误解你的行为而训斥你。  16、老师无法帮助你改进学习方法。  17、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 18、你常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 注: 计分规则:凡是回答“是”者,记1分,回答“否”者记-1分;将所有项目的分数累加起来,即可得到总分。 测查结果的解释: 1、总分在8~18分之间,表明你与老师的关系非常紧张; 2、总分在-8~7分之间,说明你与老师的关系不怎么好; 3、总分在-18~-9分之间,表明你与老师的关系过得去。 你的测试结果 是怎么样的呢? * * * * * * 师生关系测验问卷 本测验共有18个陈述句项目。请仔细阅读每个项目,并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与否的判断,然后从每个项目后的“是”与“否”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并记录。 你要求中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德高望重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和蔼可亲 …… …… 你实际对老师的评价呢? 目中无人 误人子弟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 …… 五分钟,请列出四个你认为你应该怎么做和实际做法的四个词或成语…… 所以, 问题已经出来了…… 本是师生如父子的我们, 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A老师是A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A老师接管A班时,同事告诉他,这是一个很活跃的班级。他接管之后,用他的话讲“A班学生爱玩,整天想搞什么文体活动,学习风气不浓。”A老师特别看不惯文体委员,“小小年纪,天天想东想西,也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常常讲:“学生生活要过得充实,只有努力学习,把精力真正地投入学习中,你们就会感到知识的力量,感受知识的魅力,生活也变得充实。有些学生满脑子想着玩,搞什么活动,玩得快乐只是一时,将来你们会后悔浪费了时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刀锋从磨砺出。没有踏实的学习精神是不会有学习的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久了,A班学生也慢慢觉得A老师讲得似乎有道理,不应该老想着玩。 但A班繁重的作业和单调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向往浪漫的中学生活。一些活跃学生忍不住向A老师提议少布置些作业,多搞些活动。A老师说:“搞活动,我不反对,但你们提的理由不成立。学生生活即学习生活,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天上早操、早自习,中午多数同学不午休,晚自习后还有个别同学在路灯下学习。那时,没有什么活动,但我们很充实,因为我们都真正的投入学习,我的体会,投入后就不会感到生活的单调。那段中学时光,我和我的同学回想起来,都感到既难忘又上进……数学家陈景润走路看书头撞在树上,他却认为别人撞他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爬到树上观察螳螂扑蝉,树下人笑他,他都不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研究不但使他们成就一番事业而且增添了他们的生活旨趣……没有真正地投入,你们才会觉得学习的枯燥与单调。我有句个人名言:学习者,所谓充实者、快乐者。”他摘下他那副厚如啤酒瓶底的眼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刚上中学那会儿,我也爱玩,也有自己的星期天,没有这么多的作业。”A老师顿了顿,眼里出现了少有的欣喜,随之又黯淡下去,“可是,没过多久,我的成绩由第一名退到二十几名。你们和我一样,都是农村孩子,能进这所中学不容易。父母省吃俭用,流血流汗供你们读书。我不忍心叫你们失望,我布置作业多,是为你们好。你们要理解老师……好了,活动我们一定会搞,不是现在,等你们毕业,我们搞毕业晚会,大家在那时尽情地唱、跳。机会很多呀,即使毕业之后,同学仍可以聚会。” 尽管学生觉得A老师的话情真意切,不好反驳,但仍抱怨学习生活的枯燥,向往影视作品中充满诗意的中学生生活。A老师却反驳说:“哪有?影视上的东西能信吗?那都是假的,编出来哄你们这些未成年人的。你们长大了,就会知道生活该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学生生活都是一样的,还不都是学习吗?我上大学,生活不也是两点一线(教室-寝室)吗?” 学生认为让老师同意搞活动没有可能,于是文体委员就自行组织了班上的同学去郊游。可郊游中出了点事,班上的学生因口角和社会上的人打架,A班受到学校的批评。 A老师常以此为戒:“这件事,我无所谓的,我并不是一个在乎学校批评的人,但你们搞郊游,不通知我是不对的。你们是未成年人,我作为班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