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亿磅丙烯腈工艺概念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产4亿磅丙烯腈工艺概念设计.ppt

年产4亿磅丙烯腈工艺概念设计 指导老师:钱 宇 教授 李秀喜 副教授 学 生:李卫军 江丽 1.设计的提出 1.1 设计背景介绍 1.2 设计要求 1.3 丙烯腈两种生产工艺的原理比较 1.1 设计背景介绍 丙烯腈主要被用来生产ABS树脂,丙烯酰胺、丙烯酸纤维、己二腈和苯乙烯-己二腈树脂。 卓越化学公司拟扩大纤维和树脂生产线,为丙烯腈提供了4亿磅的市场。 丙烷氨氧化法因其低廉的原料价格对丙烯氨氧化法提出了挑战。 1.2 设计内容简介 在甲方给定条件下,对丙烷氨氧化法进行概念设计。 与丙烯氨氧化法进行比较,分析丙烷氨氧化法的经济可行性。 1.3 工艺原理比较 对于丙烯氨氧化法来说,丙烯腈是丙烯在一种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氨和氧气(或空气)反应合成的。 C3H6+NH3+1.5O2 C3H3N+3H2O 对于丙烷氨氧化法来说,丙烯腈是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氨和氧气(或空气)反应合成的 C3H8+NH3+2O2 C3H3N+4H2O 典型的反应条件为: 温度,750-9000F;压力,30-50psia;接触时间,2-6秒;氨/丙烯(摩尔进料比),1.05-1.2;空气/丙烯(摩尔进料比),8-20。在这些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通常大于90%,丙烷小于80%。 2.丙烯腈生产过程的概念设计 2.1 丙烯腈合成的工艺设计 2.2 回收和分离的工艺设计 2.3 精制部分的工艺设计 2.1 丙烯腈合成工艺的设计 合成反应过程分析 反应是个强放热过程,参照丙烯氨氧化法,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由内取热器取出。 为了利于反应的引发,反应的进料需要一定的温度,因此进料应设预热器。 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大的反应,虽然减小压力可以增加转化率,但会使设备投资大大增加,根据已有的丙烯氨氧化法的经验,反应器的压力选择略高于常压。 反应器的温度和工艺所用催化剂有关,根据资料所给信息,采用750-9000F。 本过程设计的突破点 催化剂的设计,在V/Sb基催化剂上,逐步添加助剂W、P、Mg、B和Bi,来改变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径等活性参数,进而改变原料的转化率和反应对物料的选择性。 流化床附加装置的设置,即设置横向构件,限制气体的返混,使床层内能形成轴向的浓度分布,促进二段布气。 合成工艺流程简述 丙烷、氨和空气经预热、计量后进入反应器。反映器温度为750-9000F,压力少高于常压。反映器浓相段U型冷却管内通入高压软水,用以控制反应温度。反映器内的催化剂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捕集后仍回反应段参加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从反应器的顶部出来,在反应器冷却器进行热量交换后,冷却至200℃左右,进入后续的回收和分离工序。 2.2 回收和分离工艺的设计 回收和分离过程分析 反应气组成中有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和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惰性气体,因此可以用水吸收法将它们分离。 因反应气中剩余的氨使吸收水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许多副反应,使丙烯腈产率降低,堵塞管道等,因此,在用水吸收前必须将反应气中剩余的氨除去。 由于丙烷转化率低,可考虑从分离出的惰性气体中回收丙烷,以减少物料消耗,降低操作费用。 回收和分离过程设计的突破点 反应后惰性气体中丙烷回收工艺设计 即水吸收塔的结构设计,在该塔中丙烯腈、乙腈和氢氰酸 等溶于水中。 反应气中未反应的氨的处理工艺设计 主要就是急冷塔的结构设计,急冷塔分为三段,上端装置多孔筛板,中段装置填料,下段是空塔,设有液体喷淋装置。 回收和分离工艺流程简述 氨中和塔分为三段,上端装置多孔筛板,中段装置填料,下段是空塔,设有液体喷淋装置。反应气在塔内被逐级冷凝吸收除去过量的氨和携带的催化剂。急冷液磷酸二氢铵经再生后循环使用,释放出的氨干燥后循环进入该工艺的前端。 反应气从氨中和塔顶出来进入水吸收塔下部。自回收塔(又称萃取解吸塔)底来的水,经换热后进入水吸收塔上部用作吸收液。反应气中的丙烯腈,乙腈和氢氰酸等溶于水中,N2、CO2、CO以及未反应的丙烷等由塔顶出来,经压缩冷去后丙烷与其它气体分开,用作进料。 2.3 精制部分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的精制过程分析 丙烯腈精制的目的是分离出副产物和水,获得合格的丙烯腈产品。 丙烯腈和水与氢氰酸都很容易分离,丙烯腈和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为71℃,共沸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WT),而丙烯腈在水中只能部分溶解,因此,将共沸混合物蒸出并冷凝,就可得到油相和水相,油相为含丙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